目前中国市场的CPU
一说起国产CPU,大家自然会想到“龙芯”。“龙芯”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通用CPU,是我国第一款高性能通用CPU,目前龙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产品“龙芯3号”,采用MIPS64位指令集,具备八个处理器核心,主频1.2GHz,龙芯系列CPU在处理器设计上具备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除了始终保持一定曝光度的龙芯,2013年之后,上海兆芯、天津飞腾、中晟宏芯等一批国产CPU企业迅速成立,并明确定位于“自主可控国产CPU”。甚至,一度销声匿迹的北大众志也再度喊出了“中国芯”的口号。
然而,服务器、PC市场的CPU早已是Intel、AMD的天下,Intel更是建立起涵盖知识产权、技术积累、规模成本、软件生态于一体的整个商业模式壁垒,而且这种壁垒从未有衰弱的迹象。目前情况下,这些国产CPU的发挥空间,只有对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党政军场景。值得一提的是,四家国产CPU公司都拥有国企背景,这或许更有利于信息安全的推广,当然,彼此之间也会激化竞争。根据2014年财报,曙光从Intel、AMD采购芯片总额7.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4.3%。至于浪潮信息(000977,股吧),2014年从Intel采购24.66亿元芯片,占总采购额35.3%。龙芯暂时未见于两家公司的采购目录。不过,浪潮、曙光均与龙芯合作生产了服务器,用于国家信息安全场景。
前路茫茫充满信心
虽然诸多事实证明CPU芯片的国产化之路还有很长要走。目前,我国信息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果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加强顶层设计,明确CPU产业发展路径,对于壮大自主软硬件产业生态,抓住时间窗口实现跨越发展将会大大有益。而对于国产CPU厂商而言,要想取得突破,仍然需要牢牢把握核心技术,不能急功近利,在核心技术方面不能抱任何幻想,否则发展会失去动力。未来两年国产CPU能否抓住机遇在市场上真正实现跨越发展,还让我们拭目以待。
“几十年来,我们官员、专家、人民对于‘进口好过国产’的意识已经根深蒂固,我们可能需要几十年去改变这种思维,”“不过,再过一两年,龙芯就可以证明,自主设计的比引进的更先进。”
最近两年,各类信息安全事件的愈演愈烈使得国家意识到必须要在国产化上加快步伐,尤其是核心器件的国产化,工信部在《2015年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指出,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实现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自主保障,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国芯”拿什么撼动Intel市场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15 11:16:19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原油下降带动的蝴蝶效应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