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商业自建APP必死无疑?从一个外卖订单说起(3)

2017年08月11日 09:58:4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03

  那么,APP 从无到有除了成本,还会经历哪些呢?

  (1)官网。虽然PC端正在衰落,单官网仍然是让用户最快了解你的定位和产品的渠道之一。一般企业都会有,或者微信公众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2)用户协议。用户注册使用你的产品,你跟他之间有什么样的权利和义务。虽然大部分用户并不关注,但是你背后跟律师或者法务的沟通环节一样都不能少。

  (3)种子用户。一个购物APP问世之后,还要思考第一批的用户从哪里来、怎么组织管理。

  相比很多纯电商企业,实体零售企业本身就拥有很多会员或用户,会员打通并不困难,如何让进店用户心甘情愿下载APP是很多实体零售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4)基础数据上报规划。一款APP发布之后,需要收集什么数据来优化、调整产品设计,思考产品方向。本身有着数据基础的实体零售对这一问题也不需要太过纠结。不过,对于线上用户的分析,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将线上线下结合才是实体零售企业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

  (5)UI设计与交互标准制定。如何让APP看起来舒服、符合消费线上购物习惯,首先需要保证UI/交互在一致性上没有问题。

  (6)后台管理系统。如查看数据还是内容管理,后台管理系统必不可少。

  (7)APP。一般一个APP都会经过多次优化,因此密切观察,根据用户反应和实际需要作出调整。

  还是以前文提到的APP为例,不能取消订单,无法即时联系到门店(还需要微信客服给联系方式)、退款不能实时到账(微信和支付宝支付需要1~7个工作日)都会给消费者带来很不好的体验。

  04

  再来说说用户。其实对于消费者而言,线上购物最终接触的其实是配送员和产品,而对于商家而言,接触的都是数据,如果不是自建物流,想要达到所谓的,“最大限度地接触用户”很难。

  首先来计算一下,自建物流配送团队的成本。

  据相关机构测算,若一个城市的日配送量少于600单,自建物流的配送成本为每件13~15元,显然企业将无法盈利;若日配送量增加到10000单,每件的配送成本可降至2元以下。

  面对一系列数据,灵兽君只能呵呵了。当你没有足够的交易量的时候,有没有金主爸爸大力支持,自建物流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即使是3公里范围的送货。

  因为你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外卖平台。他们在各个网点拥有者众多的配送员,并承诺30~40分钟到达。显然,很少有门店能达到。除非门店人可罗雀,员工都去送外卖了。

  极光大数据的报告还显示,截至今年4月,美团用户规模达2.6亿,大众点评为1.1亿,饿了么为5700万,百度糯米为3300万。DAU方面,饿了么4月份日活达380万,同期,美团外卖为220万,百度外卖为87万。

  对于这样的数据,实体零售的竞争力又在哪里?

  常言道,用户在那里,生意就应该在那里。最新数据显示,移动端用户已占互联网网民的90%。超过8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7亿的微信用户……如此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市场,传统企业非常想去拥抱。

  电商想法设法的打通线上线下,实体商业也在削减脑门挤进互联网。因此,借助微信、淘宝便利、京东到家、外卖平台,多渠道全面融合互联网正在成为大趋势。

  为此,在上述水果连锁企业的微信公众号,灵兽君就看到这样的推送:

  第一条:自建APP营销活动,送券。

  第二条:跟几大外卖平台之一合作的营销活动,满减。

  第三条:拼团营销活动,到店自提活动。

  由此来看,其实实体企业也在通过各种手段接触用户,提升销量。

  不得不承认,随着各项数据的公开化,入驻各大平台,带来的数据和信息其实已经足够你分析商圈和消费者习惯。

  从这一点来看,永辉似乎很”聪明”,进驻京东到家,从而实现到家和O2O 业务的开展。先撇开二者资本层面的合作,这样的做法似乎更加经济划算,让永辉腾出手去优化产品供应链。

  不过京东到家在外卖战队中的声音正在逐渐消散。永辉是否需要考虑一下其他的合作伙伴还是自建的永辉生活APP呢?

  北京华冠则借助小程序和微信商城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利用微信这一社交平台打造购物场景。

(责编:晴天)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