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消费升级趋势下的新北京商业地产

2016年12月28日 11:53:2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2016年中国GDP增速预计在6.7%,与之前相比大幅放缓,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量在全球比重仍占40%左右,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与此同时,消费对GDP的贡献已达到60%,成为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最重要的力量。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人均GDP到达6000美元,消费趋势开始从功能性消费转移到品质消费,而中国人均GDP进入到8000美元,以品质驱动将成为未来10年消费市场最大的特征,品质提升为标志的消费升级也将改变商业地产的发展趋势,未来时尚创意、休闲度假、娱乐运动以及教育培训等,将成为消费的重点,而商业投资的机会也将随之而改变。

  2016北京商业地产市场回顾

  经济环境

  经济增长温和下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预计刺激内需将成为2017年的政策热点,利好零售型商业。宏观经济增速大体稳定,预计到年底GDP可以保持6.7%的增长速度,其中房地产仍然是主要支柱。经济走势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下行趋势,M1M2剪刀差进一步放大,企业主动投资意愿不强。

  2017年预计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的增长都将有可能因政策原因放缓。特朗普政府若执行贸易保护政策,外贸增长也将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依旧比较大,刺激消费和发展基建将成为政策热点。预计明年政府有可能通过减税和补贴两方面刺激内需,消费类产品增速有望增加。整体政策导向对零售型商业利好。

  消费环境

  北京零售市场增速平缓,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城市产业调整及消费升级工程初见成效,未来在消费领域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起到具有先导性的示范作用。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一线城市中仍旧处于领先位置,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回落的态势,1.是由于汽车消费受到政策抑制;2.是在城市升级的过程中,政府在不断将低端批发零售业向外疏散。1-10月恩格尔系数23.3%,依旧保持在30%以下,按照联合国标准,落在20%-30%之间,处于富足水平。北京市零售市场,体现出“总额缓慢增长,结构趋于合理” 的局势,符合发达城市零售市场的热点。前几年的城市产业调整及消费升级工程已初见成效。未来在消费领域,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起到先导性的示范作用。

  政策环境

  房地产调控力度持续加大, 销售及土地政策全面收紧。实体商业的创新转型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促进创新、激发转型成为未来实体商业的核心趋势。

  土地市场

  2016年土地供应全面收紧,商办用地成交规模不足去年的60%,主要释放于通州和大兴,近郊区迎来商业发展契机,到11月中旬商办用地仅8幅成交。随着城市外扩,主城区商办用地已基本被分刮完毕,仅北土城和中关村环保科技园两个地块,占今年土地成交的7%。

  远郊区产业支持尚未形成,近郊区成为商办用地主战场,87亿的环球影城巨无霸地块将通州推向成交榜首。开发商土地储备有限,预计未来两到三年新增商业减少,以近郊区为主。

  由于土地供应收缩,挂牌地块均遭到开发商哄抢,整体价格被大幅推高。主城区商办用地已成为稀缺资源,成交价突破3.3万,同比涨幅达167%。近郊区价格急追直上,扣除环球影城地块的干扰后,成交价突破1.6万。全市商办用地整体溢价33%,超过去年3个百分点。随着政府对商改住项目的严查,未来商办市场将进入一片红海,短期内供应暴增对于现有的存量市场也是一种冲击。

  商铺市场

  市场对商铺投资持冷静态度,价格比去年上涨27%,去化率提升2个百分点,但仍旧不足50%,销供比连续3年大于1,出清周期超过20个月。投资者对商铺表现出较冷静的态度,开发商去化压力较大。随着今年商办用地成交规模的放缓,预计明年将主要以去库存为主,新增面积有限主要分布于大兴和顺义。商铺市场卖概念的阶段已过,未来的商业街开发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更多的贡献。

  朝阳和通州是最活跃的商业成交区,均超过20万㎡。门头沟受中昂时代广场和远洋新天地两个项目带动,体现出了较高的成交价。平谷出现较严重的滞销现象,受今年土地收缩政策影响,预计主要成交区明年将逐步向大兴、顺义转移。

(责编:晴天)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