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欧洲国家已经在中国与美国之间做出了一个决择:相比拒绝派出最高国家领导人前来北京参加阅兵,公开对中国倡导的亚投行给予积极支持,才是一个实质性的行动。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是合乎逻辑和欧洲利益的。要知道,欧盟在政治特别是在军事领域深受制美国的制衡。欧盟迄今因美国的反对而不敢取消对中国已经实施了超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武器禁运。但在亚投行问题上,欧洲却不顾美、日反对而普遍参与其中。因为这涉及到欧洲的重大利益。
在今天的世界,金融联盟要比军事联盟更为重要。因为在核时代,任何核大国都已不用担心在军事上被国际社会所孤立。这也是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根本不顾整个西方包括北约的强烈反对而出兵的原因。而在金融问题上,各国却日益表现出某种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的趋向。推行欧元的欧洲与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利益交集显然出现了更为重要的新动向。而且欧洲对亚投行的兴趣是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设想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用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的话来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可行的、能够给欧洲带来巨大利益的经济计划”。欧洲显然看清楚了,与中国加强合作才符合其长远这利益。但,前提是不能够过度疏远美、日。
中国阅兵
观察家们注意到,就在北京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前夕,全球的金融股市多次出现大幅波动,特别是上海股市。人民币汇率也出现波动。尽管从表面上看两者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这一“巧合”也预示着今后世界格局中金融领域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融正在取代领土、资源、市场等因素之后,成为国际关系中与军事实力同样重要的“战场”。
如果再往前追溯的话,中国主导倡议的亚投行成立签字仪式于6月底在北京举行,从而正式宣告亚投行的成立。其成员包括除美、日、加拿大以外的几乎所有西方大国。这是意味深长的一幕。
更为重要的金融主权
在今天的世界上,一个国家的金融主权往往标志着这个国家是否真正独立于美国和国际金融财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特别是其核心国家中国与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已经非常少见的真正独立于美国和国际金融财团的国家。欧洲、特别是欧元区国家,虽然手中有着欧元武器,但顶多只能算“半独立”……
金融主权在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罕见词。18、19世纪殖民主义时代,一个帝国的扩张主要是对其他国家的直接入侵并实行殖民统治;通过殖民统治对殖民地进行资源掠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民族独立浪潮的掀起,殖民主义被彻底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箱。这时,对资源和市场的争夺成为大国之间的主要对峙方式。发生战争和动荡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伊拉克、利比亚、苏丹、埃及、叙利亚等)大多是资源丰富、特别是石油储藏量巨大的国家和地区。
到了今天,金融已经成为全球大国更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如果说,各国举行阅兵仪式是为了表明捍卫国家安全的意志的话,那么对金融安全的重视,已经成为各国生死攸关的“看不见的铁幕”。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世界今天已经分裂成两大对立的体系:已经被纳入美国及国际金融财团之中的国家集团,与依然保存着独立金融体系的国家。
很多中国的研究人员没有关注到的一点是,美国确实早已不再通过战争来达到控制一个国家的目的;而是通过战争来控制一国的金融体系。控制一个国家,18、19世纪是殖民主义、二十世纪则通过能源、市场和投资;到了21世纪,则主要通过金融。只要一个国家“向国际接轨”,将本国的金融体系向国际开放,那么美国和国际金融财团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控制这个国家。上个世纪末的英镑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都是明证。而中美之间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恐怕也是与中国一而再、再而三地保持金融主权有关。
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不理解为什么美国要在其盟国埃及、已经表示臣服的利比亚等国搞“颜色革命”,推翻自己历来支持的独裁者。其实道理说穿了相当简单。利比亚通过其独裁者卡扎菲一直自己控制着本国的金融和石油资源。尽管卡扎菲在政治上已经不再挑战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相反事事处处实际上都在维护着西方的利益,其中对中国的态度甚为明显(卡扎非领导的利比亚是唯一一个没有参加北京中非峰会的国家,只派出了一名副外长,挑衅和羞辱中国的意味再明确不过了。而且卡扎菲也是惟一一个与中国有着正式外交关系却公开接待陈水扁的国家领导人)。但只要你自己控制金融和能源,就无法得到美国及国际金融财团的宽容。埃及也同样如此。独裁者如果自己控制着金融与资源,就将被无情地以“民主”的名义被打翻在地。只有拱手交出国家的金融主权,这才能够得到美国的认可。哪怕实质上比原来的独裁者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但将会得到美国的保护。
一国军事实力与金融实力,实际上必须相吻合,才能在战争中战胜敌人。在甲午战争时,世界舆论——主要当然是西方列强的舆论,其实是普遍认为中国将大胜。不仅中国当时综合实力强于日本,而且就是海上舰艇的战斗力也并不输于日本。然而恰恰是在战争融资方面清朝大败亏输。当时慈禧太后坚决不肯将挪用于修建颐和园的海军军费回归海军。结果使中国海军装备出现较大问题,最终丢失了战争。金融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日本在日俄战争时期更是体验甚深。当时日本通过痛恨沙皇排犹的美国犹太富商雅各布筹得巨额战争经费,而俄国恰恰相反。
因此,如果将亚投行和大阅兵这两件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放在一起分析的话,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天世界格局的真正走向,即以金融主权为标志划分成两部分。中国在构建未来的金融统一战线中已经赢得了重要的一步棋,而失去的仅仅是昨天的军事同盟而已。
只是,当今世界上维持着本国金融主权独立的国家已经屈指可数。欧洲只能算是半独立,而日本等其他大批缺席中国阅兵者,则多为不得不在金融领域依附于美国和国际金融财团的国家。由此来看,中国举行阅兵仪式似乎成为一块试金石:我们由此可以认清,谁是我们未来的朋友、谁是我们可能的或潜在的对手甚至我们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