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刘询。刘询字次卿,原名刘病巳,是汉武帝的曾孙。他是西汉历史上的“中兴之主”,被历史学家视为比较开明的皇帝。但是他却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监狱里长大的皇帝。
刘病已即位时,其实已经是成年人了。霍光在刘病已即位不久,就表示要归政皇帝。但是刘病已谦让,不肯接受,规定朝廷诸事都先禀告霍光,然后再上奏天子。
后人并不清楚霍光在刘病已即位之初主动要求归政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也许他真的没有野心,觉得自己的确心力不足,要求退休。但是刘病已久在民间游走,社会阅历和经验并不浅。他宁肯相信霍光是有野心的权臣,宁肯相信霍光归政是假意试探,做好最坏的准备,也不愿相信霍光是真心归政。霍光每次朝见皇帝的时候,刘病已都虚己敛容,恭恭敬敬。我们不知道霍光是否一直被刘病已蒙在鼓里,也不知道刘病已是否曾经相信过霍光,残酷的政治现实和血染的历史让刘病已只能采取这样的对策。
如果霍光真的是一个没有野心的干臣,那他真是太委屈了。
第四节 清除霍氏家族
霍光死后,霍家几乎遭受了族诛的厄运。
霍光秉政前后20年,终于在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春病重。刘病已亲自光临霍家询问病情。在病榻旁,刘病已垂涕哭泣。霍光上书谢恩说:“请求朝廷分我的食邑三千户,用来封我哥哥的孙子、奉车都尉霍山为列侯,以侍奉我哥哥原骠骑将军霍去病的祭祀。”可见霍光对哥哥霍去病有着很深的感情,也表明他临死的时候都想着霍家的延续和发达。
刘病已没有轻易答应霍光的临终请求,而是采取了冷处理的方法。他将霍光的请求发到朝廷中,交给丞相、御史等大臣慢慢讨论。为了安抚霍家,刘病已即日拜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右将军。
没过几天,霍光死去,刘病已和皇太后都亲临葬礼。霍光死后,朝廷中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他那样有权势和功绩的大臣,刘病已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了,因此开始亲政。当时,霍山还担任尚书一职。刘病已下令,官民上奏不经过尚书,群臣觐见独来独往。于是霍氏开始有了大权旁落的感觉,厌恶起刘病已来。
不久,御史大夫魏相兼任了给事中,伺奉在皇帝左右。显就对霍禹、霍云、霍山说:“你们几个人不能继承大将军的余业。现在让一个大夫担任了给事中,他人如果从中离间,你们还能自救吗?”后来霍家和魏相家的家奴争道,霍氏的家奴直接去御史大夫的府邸兴师问罪。魏相亲自出门叩头谢罪,霍家的家奴这才扬长而去。其他人将这件事情告诉霍氏,显等人隐隐发起愁来。天真的要变了吗?
许平君皇后的死成了变天的突破口。当初许皇后暴崩的时候,有关部门抓捕了相关的医生和宫女严刑拷问,结果也没问出什么来。其实在将淳于衍下狱拷问的时候,狱吏问得很急很凶。显害怕自己买通宫人谋害皇后的事情败露,在官府审讯医生等人的时候就将全部实情告诉了丈夫霍光。霍光在真相面前大惊失色,他知道谋害皇后大逆不道,是诛灭满门的大罪。霍光想去告发妻子,但他是一个重家庭的人,最终他还是不忍心告发,相反还按照显的意思给审讯部门施加压力,定淳于衍等人无罪。
霍光死后,当年的谋杀案件开始一丝丝地败露出来。刘病已异常震惊,促使他下了提前除去霍氏家族的决心。表面上,刘病已依然不动声色,暗地里却开始向霍家开刀。霍家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势力在朝野盘根错节,其中的关键人物还掌握着中央的兵权。刘病已就先从除去霍家兵权、清理霍氏官吏开始。他一是以正常调动的做法剥夺霍家人的兵权;二是将霍氏官吏调离京城,转任地方官,逐步收回实权。刘病已一连串的举措按步骤排序如下:
这一连串的变动短短十几天就完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职务变动中,值得一提的有两点:第一,原先皇宫的守卫都由霍家的女婿们负责,他们掌握着中央的军队,现在霍氏势力全被清理出了中央军队。中央诸将领胡越骑、羽林及两宫卫将屯兵都改由刘病已所亲信的妻家许氏和舅家史氏的子弟统帅。刘病已由此掌握了军队,为之后的政治举措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第二,霍禹虽然由右将军被提升为大司马,但是“冠小冠,亡印绶,罢其屯兵官属”,也就是说他失去了直接指挥的直属军队,只是获得了与父亲霍光同等的大司马官职。这是典型的明升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