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名人笔下的南京大屠杀:戳穿日本右翼的谎言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9 11:06:19

  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十分注重揭露日军暴行的宣传工作。他对时任政治部部长的陈诚下达了“搜集日本侵华战争兽行出版中西文本宣传资料”的手谕,以便“将日军官兵灭绝人道之兽行宣告于世”,此段原文转录如下:

  “陈部长辞修:……关于倭寇在华侵略战中之兽行,应迅即搜集中外文字之重要材料,装订成册,以后每月一册,出版中西文字,同时个别分印也可。中正。二十五日。”“为倭寇官兵之兽行,不仅违反战时国际公法,而且灭绝人道之实状,宣告于世界各文明友邦之军人,拟稿成后呈阅再发。中正。”

  又据蒋介石《事略稿本》记载: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6月10日,蒋介石“召见京市临时参议会议长陈裕光、副议长陈耀东,听取关于首都建设问题之意见,并指示对日军在南京沦陷期间,所造成之大屠杀案,应协助调查”。

  从南京陷落之初直至抗战胜利,国民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对南京大屠杀及其相关宣传和调查工作的关注都有证可考,这充分说明蒋对此案之基本情况是知晓的,并给予了重视。

  在蒋介石日记的史证问题上,日本右派曾摘录古屋奎二所作《蒋介石秘录》中1938年1月22日日记中一句“中国军队伤亡逾6000人”内容,并大做其文章,而对同一篇日记中明确记载南京之惨状的内容却故意回避,充分暴露了其抹杀史实的卑劣伎俩。

  (二)宋美龄的记载,

  作为战时中国政坛领袖之一的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对南京大屠杀也有记录。

  宋美龄在抗战期间的对外宣传工作中,运用自己擅熟英语的专长,广泛与欧美各国政要和普通民众联络,揭露日本军阀的野心,宣讲中国抵抗侵略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巨大牺牲,及其对维护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她重点揭露了侵华日军在中国各地所犯下的各种暴行与罪恶,特别是日军对中国妇女儿童的残害,激起了世界人民对日军的极大愤怒。并且,她在演讲和通信中多次提到了南京大屠杀。兹特举例如下:

  1938年1月8日,宋美龄在其《复纽西兰某君书》中就写道:

  京沪一带原是世界有数的人口密集之处,如今已万突无烟,村市为墟了。日本飞机先尽量加以扫荡,所余剩的壮年男子再由陆军来做根本的肃清,妇人和小孩也没有例外的被杀戮,还有无数女子被他们奸淫侮辱。南京有数万人民,或被他们个别枪毙,或被他们系累成列,用机枪扫射。其他各城市也都如此,所以凡属日军所到之处,都有极度的摧残与死亡。

  1938年1月 10日,她又在《复美国圣路易某君书》中写道:

  未经屠杀或不及逃避的不幸人民,就遭到了更可怕的命运。各地女性,受到日军兽性的污辱,许多还被残杀,同时凡有作战能力的男子也给用枪弹或刺刀来结果了生命。除了被日军用作夫役者外,所有的青年都一批一批地加以杀戮。南京和杭州,日军到达之后,惊人的暴行就这样开始了。这种大城市中所有的情况,其他凡日军占领的村镇市集,莫不皆然。而且华北华中完全没有两样,全都遭遇了这种打破历史记录的杀人放火,奸淫劫掠的暴行。

  同年4月23日,宋美龄在(复加拿大多伦多某君书》时又写道:

  日本以全力侵略我们,……军队和无辜的民众,都遭到了无量损失,日军把他们成千累万地屠杀,而蹂躏女性,尤令人惨痛不忍形诸笔墨。世上从前所发生过的恐怖,论起规模之大,残暴之甚,总比不上我们这次所遭遇的,而且还在遭遇下去呢。

  由此可见,宋美龄是最早了解日军在南京暴行的国民党上层人物之一。并且,她为将日军暴行公之于众,争取世界舆论支持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除了蒋介石夫妇外,当时国民政府高级将领们对南京大屠杀也多有明确的记录。

  (三)何应钦的记载

  何应钦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参谋总长,对被日军占领后首都的状况当然格外关注。1940年他在著述《三年抗战之经过》一书时,对南京发生的悲剧有如下描述:

  敌占领南京后,纵兵放火劫掠屠杀奸淫,将我无辜民众及失去抵抗之徒手士兵,用绳索捆绑,每百人或数百人连结一团,用机关枪扫射,或用汽油焚烧,其军官率领士兵,到处放火,并藉搜索为名,挨户侵入民家及各机关内,将所有贵重物品及中国艺术品捆栽而去。至于被强奸之妇女,更难计其数,并于强奸之后用刀割去妇女乳头,任其裸卧地上,婉转呼号,而兽兵则相顾以为乐。在一日之内,竟有将一个女人轮奸至三十七次者,被奸妇女之年龄有仅为十二岁者。南京敌军五万余人,其宪兵只有十七人,且根本不执行宪兵职务,可知其有意作恶,故极短时间内,我民众及妇孺被蹂躏及惨杀而死者统计在十万人以上。据外人目击当时情形者,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其野蛮兽行,比未开化之人种,盖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