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国高铁“后来者居上”,最后胜出也并非出于侥幸。公开数据称,目前中国已建成的高速铁路有1.7万公里,约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60%以上,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而近年来,中国高铁出口业绩也是有目共睹。外媒称,已经有30多个国家选择或考虑中方高铁系统。在建设成本方面,2014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高铁分析报告,中国高铁建设成本是其他高铁大国成本的三分之二。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崛起”的最佳符号。
更重要的是,日方坚持传统的日元贷款模式,而中国的方案却体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据报道,中国和印尼组建合资公司,印尼占股60%,中国占股40%,中国的国家开发银行和工商银行等银行直接提供全额贷款,印尼既不动用国家预算、“零财政负担”,也毋需提供主权担保。这样优厚的条件,足以让日本退出竞争。而政府搭建平台、企业牵头进行的合作方式,也免去了外界抹黑中国“以铁路获取霸权、破坏他国主权”的不实之词。
中国的建设方案预算成本相对更低,而且工期更短
难免有人担心,中国方案如此优厚的条件,是不是“赔本赚吆喝”?雅万高铁运营前景如何,如果客流量低于预期,中方会不会收不回成本?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不动用国家预算、政府不提供主权担保,以企业对企业的模式而言,中方确有风险,但风险不足为惧。
据保守统计,雅万高铁年车票收入可达3.2万亿印尼盾(约2.5亿美元),另据印尼万隆工学院的预测,雅万高铁建成6年后就可实现赢利。更何况,相对于日本,中国高铁的成本优势更加明显,雅万高铁,中国做的,并非亏本买卖。而且,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国家,中日竞标印尼高铁,不仅仅是在争市场,还有争夺战略地位的考量。
印尼官方欢迎中国高铁
舆论认为,首战告捷固然值得高兴,但是,雅万高铁只是中日“高铁大战”第一幕,明年,连接新加坡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新马高铁将要招标,中日高铁大战还还会继续上演。有专家警示,中国高铁要想在东南亚市场分得更多蛋糕并非易事,一些国家开始玩弄中日平衡外交,以图两头渔利,中国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