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的C-919现在遇到了发展瓶颈,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只能等,只能靠,寄希望外围的供应商们们能尽早供货来使得我们的产品赶紧试飞,赶紧商业化?小编来看,也未必,如果需要等待漫长的国际民航体系认证试飞试验流程,最终拿到国际适航证,这个可能性基本是0,或者会拖着相当长的时间。我们的919就要这样漫长等待中耗费自己的年华?其实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可以走试验机的道路,首当其中可以改装为失重飞机来使用。
什么是失重飞机?
失重飞机是通过作抛物线飞行来产生失重的一种训练飞机。所谓抛物线飞行就是飞机先以45度角迅速爬高(称急升段),然后改为平飞(称平飞段),最后又以45度角下降(称下降段)。飞机在急升段和下降段,飞行员和参加实验的人员会受到2g加速度的作用,而在平飞段可体验到30秒钟的失重。不过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低重力而不是失重,因为飞机在平飞段产生的是15×10-2g(即低重力),而不是真正的0g(即失重)。失重飞机也是一个大型实验室,它像地面实验一样,里面可以安装很多测试设备,这些测试设备可以随时更换。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研究人员可以将自己实验需要的设备安装上去。失重飞机一次常规的飞行所需要的时间是 2~3小时。每次飞行中可以连续或暂时中断地飞40~60次抛物线,一次飞行中可以进行多次失重实验或航天员训练。这样,研究人员可以得到很多实验数据,如果在一次飞行中发现问题,还可以回到地面修改实验设计,第二天再进行实验。从这点看,在失重飞机上进行实验就比在太空中进行实验有优越性了。
失重飞机就是地球上的失重实验室
失重飞机的用途
进行航天产品的环境实验 航天时遇到的与地面上最不同的环境就是失重,失重不仅对航天员的身体有影响,对飞船中的很多仪器和设备也有影响。例如,在失重状态下,燃油会在油箱内漂浮,油气混合致使油泵不能正常供油,或使供油管路出现“气塞”,滑油系统也会出现同样现象。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工作,甚至造成发动机空中停车,危及飞行安全。一些依靠重力原理制造的仪器也会失去作用,在太空中无法工作了。
C919客机
因此,航天工程师在进行设计时,处处要考虑他们设计的东西在失重的环境下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会出现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改进?最后定型的航天产品也必须经过失重环境下的考验才敢用到航天器上。如果这些产品都放到飞船或空间站上去试验,那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呀!何况,一些实验需要很多的测试仪器和研究人员亲自参加实验,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和发现问题。让这么多的科研人员到太空中去进行实验和在飞船或空间站上安装很多测试仪器都是不现实的。
所以,必须在地面上创造一种失重的方法,可以对航天产品进行测试和考验,失重飞机可以承担这项任务。
进行失重科学实验 失重环境下,物体的很多物理学特性和人体的生理学功能发生了改变。为了了解它们的变化,最好的方法是到太空中进行实验。但是,要进行的实验很多,太空飞行的次数有限,不可能都到太空中实验,失重飞机可以弥补这个遗憾。尽管失重飞机产生的失重时间很短,但它对于一些可以在短时间中就得出结论的实验是可以达到目的的。航天员训练 航天员在执行任务前,都要进行多次的失重飞机训练。我国因为现在还没有大型的失重飞机,神五、神六发射前,航天员都是到俄罗斯的失重飞机上进行训练的。而且,失重飞机也可以作为航天员选拔的一种方法。参加失重飞机训练的航天员都是候补航天员,他们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航天员还要看他们在训练期间的表现,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在失重飞机训练时的成绩。如果一名航天员在失重飞机训练中不能很好适应失重环境,甚至出现较明显的运动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