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曾经秘密研制过一种军用“鼹鼠”,用于破坏敌人的地下通信管网,摧毁其防护严密的地下指挥所,引爆其隐藏在厚厚的岩层底下的军火库。此外,它还能悄悄突破到敌后然后破土而出,在敌人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释放突击队员。二十世纪初这种地底战车几乎成为超级武器。
俄罗斯“原创”
一般认为第一份自行式军用地底掘进装置的设计图纸1904年出自莫斯科设计师彼得·拉斯卡佐夫(Pyotr Rasskazov)之手。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这份图纸莫名其妙地消失后来又在德国出现过。到上世纪30年代初,苏联重拾地底战车的概念,研制“军用鼹鼠”的工作由工程师特列别列夫(O. Trebelev)主持。他希望设计出一种模仿真正鼹鼠的机器,甚至制造并测试了第一台样机,但该项目仅到此为此。军用“鼹鼠”
“军用鼹鼠”研制项目甚至比苏联的原子弹计划还要机密。关于它的信息非常模糊。据信,该项目得到了赫鲁晓夫的大力支持。例如,曾在乌克兰建立过一家生产地底战车的保密工厂。1964年,苏联生产了第一辆核动力地底战车,命名为“军用鼹鼠”。当然,知道这一发明的人很少。地底战车为头部尖形并带有强大钻机的长圆柱体。
军用“鼹鼠”示意图
根据不同的资料,核动力地底战车直径3~4米,长25~35米,地下掘进速度为7~15公里/时。有消息称,著名的萨哈罗夫院士也曾参与过这种装置的研制。他发明了独特的岩土破碎技术和动力系统,在“鼹鼠”的壳体周围产生某种空化气流使摩擦力降低,从而使其甚至能钻透花岗岩和玄武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