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如同呱呱坠地的婴儿。从观念到装备,从知识到经验,都是一片懵懂。为了尽快实现我军现代化,党中央曾经聘请了一批苏联军事专家,到各部队进行具体帮助。
顾问们在一次研究一江山战斗如何打法的作战会议上,竟滔滔不绝地讲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诺曼底登陆战”来,令这些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吃足苦头的老将们越听越糊涂,越听越不耐烦。
到会的华东海军司令员陶勇,华东空军司令员聂凤智、陆军第二十军副军长黄朝天等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会上,他们直率地谈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和主张。谁知,他们的发言触恼了苏联顾问。张爱萍用脚在桌下踢了踢正在发言的陶勇,示意他说话注意方式,不要伤了和气。
无奈性格直露的陶勇还是照讲“顾问讲的根本不适合一江山的实际情况……”之类。
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雕像
顾问不高兴了,一气之下夹起文件包退出了会场。这下坏了,得罪了苏联老大哥可是个严重的政治错误啊!
这时张爱萍却很潇洒地笑了笑道:“顾问走了也好,让我们自己来决定自己的问题吧!”他接着说:“兵书上说得好,‘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嘛!
还要这样那样的框框干什么?!从实际出发,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嘛!我认为,只要依靠群众群策群力,结合现实情况,很好地发扬我们的老传统,也能解决现代化作战中的新问题!”
前线指挥部当即提出了“土洋结合,土法上马,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的口号,从张爱萍到前线各级指挥员都自觉走群众路线,解决了许多过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问题。
比如,按照外军的一般作战原则,海军舰艇作战,应由海军自己的航空兵担任掩护;登陆战斗应由海军陆战队担任。
一江山岛战役旧照
可我海军航空兵还刚刚组建,海军陆战队根本就没有,张爱萍就确定海军航空兵统一归空军指挥,共同执行护航、支援登陆作战和夺取制空权、制海权的战斗任务。登陆作战任务,则由经过岛屿作战锻炼的陆军第六十师担任登陆抢滩和海岛纵深作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