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红军王牌军队全覆灭:军长头颅被敌人砍下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9-10 18:23:16

      长征中的铁流后卫

      董振堂,1895年出生于河北省新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跟父亲习武,中学毕业时获得“优秀模范”称号。1920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曾参加推翻贿选总统曹锟的北京政变。1926年9月参加五原誓师并任国民联军第四师第十二旅旅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任第三十六师师长。

      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下野,冯部黄河以南的残余部队被蒋介石收编调往山东济宁地区,董振堂任改编后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第二十五师七十三旅旅长。1931年春,蒋介石下令调二十六路军南下江西进攻红军。二十六路军被拉上战场,参加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二次“围剿”。

1.jpg

      1931年12月14日,董振堂和赵博生、季振同、黄中岳等一起,率第二十六路军1.7万名官兵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起义部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董振堂任红五军团副总指挥兼十三军军长,1932年5月升任红五军团总指挥。

      1932年4月,董振堂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会上,董振堂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长征途中,不仅要与前进道路上的雄关要隘作斗争,而且还要打破敌人重兵的围追堵截。为了红军主力的安全转移,不但要有一支英勇善战、攻无不克的前锋部队,更需要有一支勇敢坚定、能攻善守的后卫部队。

2.jpg

      中革军委经过反复考虑,最后决定将这一异常艰巨的任务交给红五军团,由它掩护全军突围西进。

      11月28日,湘江战役全面打响。

      董振堂率部在蒋家岭、永安关、雷口关等地,浴血奋战数昼夜,挡住了十几倍于己的追敌,掩护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安全渡过湘江。红五军团为此付出了重大牺牲,由1万余人锐减到不足5000人。

      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时,红五军团奉命扼守石板河阻击追兵。他们在崇山峻岭中与国民党军奋战九天九夜,像一道铁闸一样,紧紧把10多万国民党“追剿”部队堵在了仅有的一条道路上,保证了中共中央的安全。红军主力渡江后,红五军团交替掩护撤离了石板河,顺利渡过金沙江。完成渡江后,他们凿沉了渡江的7条木船,对尾随而来的敌人关上了追击的大门。

      1935年8月毛儿盖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将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左、右两路军共同北上。1936年1月上旬,红五军奉命同红四方面军的第三十三军合编为红军第五军,董振堂任军长。同年6月,红二方面军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