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湾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后一次大海战,也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战。海战进行的时间是从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内,日军与盟军投入船舰总吨位超过两百万吨,有约35艘航空母舰、21艘战列舰(主力舰)、170艘驱逐舰与近2,000架军用飞机参与了战斗。这场海战消灭了日本的海军力量,除了陆上基地的飞机外,日本海军几乎已不存在了,美军取得了绝对的制海权。
1、日军孤注一掷
经过一系列海战之后,尼米兹的中太平洋部队夺取了马里亚纳群岛。同时,麦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部队完全控制了新几内亚,下一步的主要目标是准备菲律宾向进军。为此,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命令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组成联合部队,于1944年10月20日在菲律宾中部的莱特岛实施登陆。对此,日本人早有预感。而且,菲律宾群岛被日本人列为内圈据点。一旦内圈据点受到攻击,日本必将破釜沉舟,决一死战。为此,他们早在1944年7月21日就制定了一套“捷号”计划。该计划共有四个,分别应付不同的形势。其中,保卫菲律宾为“捷一号”作战方案;保卫台湾、琉球群岛和日本本土南部为“捷二号”作战方案;保卫日本本土中部为“捷三号”作战方案;保卫日本本土北部为“捷四号”作战方案。
1944年8月初,日本大本营又进一步明确了“捷一号”作战计划。计划包括陆海行动两个部分,其中海上军事行动是关键。日本动用三支舰队参加海上行动。第一支是暂泊日本内海的小泽将军指挥下的第三舰队,拥有轻重型航空母舰4艘,另有2艘“战列航空母舰”,2艘重巡洋舰,21艘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第二支是暂泊新加坡附近林加锚地的栗田将军的第二舰队,这是作战计划中的主力舰队,共拥有7艘战列舰,11艘重巡洋舰,22艘轻巡洋舰;第三支是志摩清英的第五舰队,由3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组成。此外,由大西·福留繁指挥的岸基飞机也将配合栗田舰队作战。
海战舰队
10月10日,麦克阿瑟属下的金凯德海军中将率第7舰队738艘舰只,运送美第6集团军17.4万人,在尼米兹属下的哈尔西海军上将的第3舰队16艘航空母舰、6艘战列舰以及73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支援下,向莱特岛挺进。10月20日,美军在莱特岛大举登陆。
早在l0月17日上午,美军发动解放菲律宾群岛战事后九分钟,日军巳奉命执行“捷一号”作战计划。针对美军选择莱特湾作为登陆点,日军大本营对各舰队的任务进行了具体详细的规定:小泽舰队南下,在吕宋以北海面充当诱饵,引诱美舰队远离登陆部队和舰只,为主力舰队制造战机;栗田舰队主力北上,取道圣贝纳迪诺海峡,一旦美主力舰队离开莱特湾,便趁机长驱直入美军登陆滩头,扫荡美登陆舰只和部队;志摩的第五舰队也南下助战,取道苏里高海峡,与栗田舰队形成钳形攻击,直取莱特湾。
从这个计划来看,日本人是要孤注一掷了。他们把残余的海空军力几乎全部投入作战,共有四艘航空母舰、两艘战列航空母舰、七艘战列舰、十九艘巡洋舰、三十三艘驱逐舰和五百至七百架飞机,大半是驻陆上的。
日本航母
可即使倾巢出动,日军的实力仍然远远弱于美军。不得不说,美军这次派出的兵力太强大了。西南太平洋区的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统筹进攻莱特的行动,并且经由金凯德中特指挥直接担任两栖登陆行动的第七舰队。金凯德的第七舰队主力是六艘旧战列舰,其中五艘是由珍珠港的泥泞中打捞上来的;但他有六艘护航航空母舰,都是由商船改装而成的低速小船,还有十—艘巡洋舰,不少驱逐舰、护航驱逐舰、快速巡洋舰、鱼雷快艇和其他舰只。金凯德奉命为陆军轰炸海岸以及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掩护两栖部队。
哈尔西上将的第三舰队负责掩护登陆行动,它隶属尼米兹上将的太平洋舰队,总部在夏威夷。哈尔西有八艘巨型攻击航空母舰、八艘轻航空母舰、六艘簇新的快速战列舰、十五艘巡洋舰和五十八艘驱逐舰。
第七舰队和第三舰队总共有一千至一千四百架舰载机、三十二艘航空母舰、十二艘战列舰、二十二艘巡洋舰、百多艘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许多较小舰只和数以百计的辅助舰艇。
2、可怜的粟田
就在日军舰队朝莱特湾进发的时候,哈尔西的第3舰队的第38特混舰队正在菲律宾以东海面待机,自北向南分别是谢尔曼的38-3特混大队、博根的38-2特混大队、戴维森的第38-4特混大队。莱特湾海域是金凯德的第7舰队。美军很快发现了日军的作战编队,他们把小泽的舰队称为北路舰队,把粟田的舰队称为中路舰队,把西村和志摩的舰队称为南路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