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当年“抗美援越”: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12 16:14:31

      我们来设想一下中国在越战前所处的恶劣的外在环境。那是冷战时期,是两极世界,是两霸横行霸道的的时代,是国际矛盾极其尖锐的岁月,是中国夹在两霸的夹缝讨生活的屈辱时代,是对中国充满敌意的时代。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作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和舵手,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为了国境四周安宁,为了创造促进发展经济的和平大环境,毛泽东朝思暮想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突破美苏的围堵,突破两霸的包围,彻底打破这种不利于新中国生存发展的国际旧秩序、旧格局。否则,连国家的生存和安全都没有保障,还奢谈什么经济建设!

      但是,如何突破美苏两霸的包围圈呢?突破点在哪?选定了之后,如何突破?都需要高超的政治和军事智慧、非凡的胆识和魄力。

      选定越南为突破点

      越南和印支是冷战时期六十年代两大阵营矛盾冲突的焦点,毛泽东选择这个突破点是形势使然。但要在越南打开这个缺口,意味著必然要再次同美国兵戎相见。中国当时又正同苏联进行激烈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路线之争,也是水火不容。这就意味着可能同时同美苏翻脸,意味着中国可能两面作战,这可是兵家的大忌。

      “抗美援朝”时,有苏联作战略后盾,现在美苏一齐反,以一敌二,中国有这个实力吗?有必胜的信心和把握吗?

1.jpg

中国志愿军进入朝鲜

      许多毛的老同志、老战友认为,这是拿党国的命运作一场胜负难测的豪赌。所以,对此深表疑虑不安。有文说毛晚年“左倾”,“骄傲起来”,“专断”,“不谨慎”等,都是这种情绪的反映。

      所以毛晚年面临了两难困境:不突破两霸的围堵,中国将无法生存发展,但要同两霸摊牌,兵戎相见,中国又没有这么大的有形实力。怎么办,何去何从?但毛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还是无法说服党内的务实派,他们认为,美苏不是封锁围堵我们吗,正好我们借此关起门来,渐进地、有秩序地发展经济科技,充实国力,以备将来有一天同两霸摊牌。

      毛认为这不实际,两霸不会让你关起门来搞建设,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在两霸的围堵封锁之下,你没有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经验,如何能搞经济建设?那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空想。但这些人中不少是老同志、老战友、学术界和文艺界的权威、社会的名流啊!都是一些正人君子啊!

2.jpg

中国援越高炮部队

      对毛来说,进退都是充满危机,他的革命生涯从来都是包围在危机之中,但都没有像这次这么复杂、这么令他呕心沥血,这么险象环生。进虽危险,但可能打出一条血路;退,虽暂时自保,终将无法避免一战。毛的一生,作过了无数次的政治和军事赌博,对他来说,再作一次冒险的决策不难,难在必须作最坏的打算,作全面的准备,才能“不打则已,一打必胜”,一打就要打出长期的和平。但作这样的打算,作这样的准备,就无法不影响到全国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生产秩序。这可是会搞得全国大乱、天下大乱啊!

      具体而言,同时反美、反苏,涉及到一系列极其复杂的内政、外交问题,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军事上的战略、战术和策略问题,党内的团结问题等等。这对毛泽东来说,的确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首先,从理论上要打破两极世界的格局。实际上,毛在六十年代初,就已意识到来自南疆的美国的威胁,暗下决心同美国一搏。所以毛在六十年代初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

      其次是,反美帝可以从马列理论里找到根据,可以得到党内同志和世界各国的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意和支持。但要反苏,反社帝,人家要问你为什么要去反一个列宁所缔造的社会主义国家?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