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战役从1951年4月22日开始,到6月10日结束。
这是朝鲜战争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投入一百万兵力进行较量,最终以志愿军稳住三八线,双方开始寻求谈判解决争端而结束。这一战也是恶战,志愿军损失比较惨重。
这五个战役,总的来说,前面三次是很成功的,有效的阻击了美军,将对方从鸭绿江打回到了三八线,但后面二次比较激进,比如提出口号要打到三六线去。而志愿军的供应没有跟上,这给美军可乘之机。
了解了这些,我们大概可以谈谈指挥上得失了。从前三次来看,彭德怀的指挥是十分出色的,也把彭德怀这种大开大合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只有彭德怀敢于打这种蒙着眼睛的较量。但后面的指挥上,欠缺一些稳妥性。从这一点上看,林彪应该更合适一些。林彪的特点就是稳中求胜,稳中出奇。不打没把握的战。
而且彭德怀还有一个不太合适的地方,就是入朝的部队主要是以四野为主,这是林彪经常指挥的部队。如果由林彪来指挥,可能会更得心应手一些。
而粟裕打仗更工巧,更细腻。这种风格用来围歼对手最为合适不过,比如孟良崮战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第二战役能够有粟裕参与指挥,可能战果会更大一些。
综合来说,前三次战役确实要用到彭德怀这种横刀立马,舍我其谁的大气魄,但在后面的二次战役,用林彪的稳当以及粟裕的细腻来指挥做战,可能效果会更好。
其实不是脑洞老师有这个说法,在坊间早就有一个说法叫:粟裕领军入朝,战果会比原来的大;林彪领军,损失会比原来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