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由林彪粟裕指挥朝鲜战争:结果是否更好?
大家都知道,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决定出兵抗美援朝。一开始的统帅人选是粟裕,但因粟裕有病没去成。林彪也是大热人选,但毛主席考虑到林彪的身体,最终选择让彭德怀统帅志原军入朝。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统帅志愿军的是粟裕或者林彪,结果会不会有不同?
要解答这个问题,脑洞老师认为必须搞清两个方面。一个是三位将领的作战风格,二是朝鲜战争各阶段的特征。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三位都是我军指挥能力卓越的将领,但他们的统兵风格又有所不同。
彭德怀的作战风格跟他为人一样,刚正大气,大开大合,给人极强的震撼力,而且善打逆风战。比如百团大战就是极为典型的战例。但这种风格往往杀敌一千之时,难免会伤及自身。
林彪被军事迷称为将才第一,其指挥艺术比较全面,极擅长指挥大兵团打大战役,其风格稳健又机敏。善于立于不败之地而后击之。如果林彪占优势,那基本就处于不败之地。如果不占优势,林彪则会忍耐,利用运动等方式创造优势。这就是孙子兵法里讲的:先不败而后求胜。
粟裕以其鬼诡多变的指挥风格称雄战场,同样受到一大票军事迷的追捧,其作战风格出奇不意,就像行走在悬崖边上,但总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给对方致命一击。林彪就称他打的是神仙战。可以说,势均力敌之下,笑到最后的往往就是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