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向老军工致敬!抗战军工人月产手榴弹20万枚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7-20 16:41:07

  这枚锈迹斑斑的“劳动英雄”奖章,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颁发给军工战士韩顺通的。历史不会忘记,在战火硝烟的背后,还有一群默默无闻的战士奋战在艰苦简陋的根据地军工厂,通过不分昼夜的拼命劳动抗日杀敌!

  “12小时、16小时、18小时、20小时……”

  “4万枚、8万枚、10万枚、20万枚……”

韩顺通获得的勋章

  1940年秋,八路军在彭德怀副总司令的指挥下,拉开了百团大战的帷幕。为了保证前线作战部队有充足的弹药供给,韩顺通和战友们一再地延长工时,谁也不愿把宝贵的时间用来睡觉。

  连续的高强度体力劳动挑战着每个军工战士的生理极限,有的战士累得走路都打晃;有的困极了,竟在材料堆上睡着了,怎么叫都叫不醒。“多生产一枚手榴弹,就等于多消灭几个敌人!”这句话时刻激励着韩顺通和战友们忘我地工作,他们用惊人的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手榴弹月产量连续数月达到20万枚的奇迹!

八路军兵工厂生产场景

  1942年初,日寇占领了太行山区曲阳县的灵山,晋察冀边区八路军兵工厂生产用煤的来源由此被敌人切断。没有煤,就炼不成焦碳;没有焦碳,就不能开工生产。

  一时间前线部队连连告急,急需弹药补充。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韩顺通带领战友们昼夜钻研,反复试验,最后借鉴农村铸造铁铧犁的土办法,将大化铁炉改为小化铁炉,用太行山区的石碳代替焦炭,使用大风箱吹风,最终获得了成功。当通红的铁水从熔炉里流出的那一刻,整个军工厂都沸腾了!

  部队很快建起了6个小化铁炉,日夜不停地生产,月产量达到了4万多枚,使前线部队的弹药得到了及时的补充。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