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对越反击战感人一幕:老人两个儿子先后战死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7-16 12:18:55

  对越自卫反击战总共牺牲了近12000人。当时有很多支前(后勤保障志愿者)负责清理牺牲的战士的遗体工作,当时称为洗尸。主要负责整理烈士遗容。那时的洗尸工作是一件很艰苦的活儿,12000多烈士的遗体需要整理,每个烈士的尸体又要找到、带回。

  在这个特殊的人群之中,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骆有德,是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人。当年的屏边县作为临近边境的县域,担负了埋葬作战牺牲烈士的任务。骆有德作为支前民兵,虽未能亲自上前线,却争取到了在烈士陵园支前的任务,因骆有德胆大心细,被安排清理烈士遗体,为烈士冼尸擦拭。

骆有德老人

  骆有德的儿子叫骆加明,1976年入伍参军,在赫赫有名的红军师37师服役,骆加明战前是37师110团一位班长。那天清早,骆有德在清洗整理烈士尸体时说“这个烈士怎么看着像我儿子”,因为从战场上下来都是军装破烂,灰头土脸,看不太清楚,于是赶快拿水来清洗脸,在军装的口袋里面找到上战场之前写好的字条,才确定是自己的儿子。

  这是一种怎样撕心裂肺的疼痛,这是一种怎样的人世间超级摧残啊,再坚强的父亲,恐怕也难以承受眼前这血淋淋的沉痛打击。

骆加明烈士之墓

  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完结,骆加明1979年牺牲埋葬之后,他的弟弟骆家发,毅然参军,又在1984年者阴山作战中英勇牺牲……

  骆家发烈士云南省屏边县人,35105部队63分队战士,共青团员,19岁,1984年1月入伍,1984年4月30日在者阴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光荣牺牲,一等功。

  一个普通的农村老人孰不知生命的可贵,亲情的温暖?亲手洗过大儿的尸体,再次将小儿送去战场,这是怎样的一种爱国心态!

  当被问到“这是爱国么”,老人质朴回问“啥是爱国”,老人只知道没有国哪有家,国家需要就上吧。这就是一个战争时期洗尸老人的故事。

  老人已经离开人世,死的很安详,酒后脑溢血。没有痛苦。他说,他希望和儿子们一样死去,他做到了。

  什么是英雄?战场抛头颅洒热血的是英雄,这样一位老人,他同样是英雄!向这位英雄致敬!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