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司令官西原贯治(他的同学有最后一任侵华日军北支那方面军司令官根本博,1949年被老蒋请去台湾帮忙,何应钦则是高他一级的师兄)觉得他去转这么一圈不合适,于是请示后宫淳大将(这厮在苏军打到城下的时候还设法遣散了一部分日本兵,想最后搏一搏,貌似还担任过航空总监,主持开展神风工作),大将不知怎么,脑子一热,就让它去了,给了他一个警卫排。
他出洞后,抗联已经有了情报,要来一个日本官,随行部队不多。这是个好机会,那当然要打。1944年8月12日,大雨从凌晨二点一直到上午六点。大雨过后,抗联战士就在南阳岗设好埋伏圈。十时许,当服部晓太郎带领的两辆汽车进入埋伏圈后,连长李树骅下令开火。十几分钟就全歼了。抗联作战画作
当时只知道打了一个官,打扫战场知道打了一个将官,抗战完了才知道打的是谁。(不能现场查证么,因为车都给炸烂了。)后宫淳和西原贯治感到不能按真实情况上报,于是,他们向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细菌战战犯)报告:服部晓太郎于8月12日上午猝死,原因不明(的确是不明白谁打死他的,反正送回去的不是尸体)。而关东军,陆军省乃至大本营正忙得焦头烂额,就给糊弄过去了,战后才真相大白。
这时候的东北抗联游击战有点类似欧洲战场上的游击战。有强大到敌人惹不起的后方,有充足的粮弹供应,根据地只要可以落脚休息隐蔽就可以了。和欧洲不一样的是中国人干这个比他们拿手。当然也很危险,柴世荣就是因为这种回来执行任务才牺牲的。赵尚志回来时候领的任务也差不多(想到手下抗联半壁乃至多半壁江山的堂堂副总指挥,最后竟然领了个班长级别的任务,然后还牺牲在这上面,鼻子就发酸。
抗联女战士
渡久雄是1938年1月晋升中将,第二年一月被陈荣久、周保中、崔庸建联手算计,在密山地区被伏击,当时他才调进黑龙江四个月。(要看算计他的人,他死的不算冤,崔庸建还带着警卫连和少年队干掉过一个少将)。周保中没来得及写回忆录,陈荣久牺牲早,崔庸建似乎也没写回忆录,所以详情不可考。只能知道,当时是利用天时和地形把日军分散、拖垮、冻惨,正好他靠前指挥,直接突击他的指挥部,一战成功(这简直是典型的中国式做法)。可惜当时作战部队没意识到自己打了个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