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秋,华北日军调集万余人,对我太岳区实行“铁滚式”扫荡,企图将我根据地摧毁,建立“山岳剿共实验区”。我太岳2分区(386旅兼)16团奉命赴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
10月23日,部队到达洪洞县韩略村附近宿营。旅长从地方党组织提供的情报中得知临屯公路敌军卡车活动频繁,决定利用韩略村有利地形打个速战速决的伏击战。
第二天凌晨,部队全部进入设伏阵地,用田里的高粱秆、玉米秸做了严密伪装。上午9点过后,观察哨报告,鬼子汽车来了。车上的日军吃喝说笑,根本没发现我们的迹象。6连首先用手榴弹和掷弹筒向敌人车队尾部猛烈开火,击中最后两辆汽车,堵住敌人退路。这时,公路两侧的4连、5连用机枪、手榴弹一齐猛击敌人。影视剧中的八路军伏击场景
先头几辆车的日军见势头不对,开足马力想冲过去,遇到9连迎头拦击。日军被打得晕头转向,慌忙跳下车,端起刺刀向公路两旁冲击。我4连、5连指战员与鬼子展开肉搏战,拼杀异常激烈。
一些我当时看到和事后大家整理的细节,令我至今难忘:班长赵振玉带着全班战士跃出阵地,爬上敌人汽车,夺过重机枪调转枪口向敌人猛烈扫射。战斗英雄杨发把一个比他高一头的敌人摔倒在地,敌人拼命挣扎,两个人在地上翻来滚去。杨发因个头小,被敌人压在下面,掐住脖子。紧急关头,9连连长赵大兴带着一名战士飞奔过去,对准敌人后背捅了一刺刀,敌人哼了一声便滚到一边。
被击毙的日军少将旅团长
在4连、5连正面有七八个敌人利用几个半截窑洞顽抗,并用一挺机枪封锁我冲击道路。5连指导员郑光南非常焦急,抱起集束手榴弹向敌人机枪投了过去,一声巨响,大家冲向敌群,将敌人消灭,郑光南却壮烈牺牲了。
伏击战持续约3个小时,180多个敌人除3人逃脱外,其余全部被歼。当日军纠集重兵,在飞机掩护下前来增援时,王旅长率领部队早已带着战利品,迅速转移了。这场韩略伏击战使日本朝野震惊,被八路军总部称为“顺手牵羊”的典型战例。 这次战斗共歼灭日军中队长以上军官180多名,其中有少将旅团长一名,大佐联队长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