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谋杀岳飞的元凶是宋高宗,秦桧再凶恶,也只是个凶恶的奸臣。昏君与奸臣是共生关系,无昏君即无奸臣;没有奸臣,昏君也昏不了多长时间就不是君了。没有秦桧宋高宗未必能投降成功,即使投降,也未必真能那么不要脸,又是去帝号,又是穿臣子衣服,又是跪拜金使。
以王朝关系论,最想杀岳飞的是金人。宋高宗手下诸将中始终坚决要求主动北伐金人的只有岳飞。他的军事策略“连结河朔”效果惊人,“以仁为本”深得军心,治军严明大得民心,军锋锐利,迭破金军,南北宋一块儿算,真正具备光复中原决心和能力的宋军统帅,仅岳飞一人而已。金兀术以杀岳飞作为议和条件,并非仅因岳家军杀了他女婿,而是因为岳飞“虽不掌兵,亦足以强国”。岳飞身后60多年,金章宗下手诏诱降南宋吴曦时还坦承岳飞“威名战功,暴于南北”。敌人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有很多文章说宋高宗杀岳飞是因为向金乞和。此说有些道理,但并不完全。乞和不一定非要杀岳飞——第一次绍兴和议岳飞坚决反对,那时他还手握10万岳家军呢,秦桧找了帮环卫工人扮演朝廷百官,不是照样把和约签了?第二次绍兴和议签署时,岳飞还活着。连金军都知道岳飞“虽不掌兵,亦足以强国”,大才子宋高宗能不明白?第二次绍兴和议刚达成,金军会不会跟第一次和议那样很快变卦南下,宋高宗并无把握。不杀岳飞,既可以得到保全功臣的美名,又可震慑金人,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
还有一说来自明朝文徵明。他写过一首岳飞研究史上有名的《满江红》:“拂试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高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端,堪恨又堪悲,风波狱。岂不念,疆折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他说宋高宗杀岳飞是担心岳飞灭绝金军后迎回哥哥宋钦宗,夺了自己皇位。文徵明经过明英宗复辟并废明景帝的政变,他这么说,后人都觉有理,因此流传甚广。
其实并不确。“迎二圣”是宋高宗自己在即位诏书提出来的,他一手栽培的岳飞附议十分正常。仔细研讨史料,从绍兴六年(1136)起岳飞便再未提过迎二圣。绍兴七年(1137)春岳飞在《乞出师札子》说:“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忧”,把宋钦宗划为“天眷”(皇帝家人),表示北伐是为保证宋高宗高枕无忧当皇帝,哪个字有意拥护宋钦宗复辟?当年宋徽宗死讯传到南宋,金朝扬言立宋钦宗儿子回开封当儿皇帝,废刘豫时还对开封百姓宣布“请你们旧主子回来当皇帝,让你们大家开心”,此时岳飞不顾宋高宗脸色难看请立皇太子,其初衷也是保证宋高宗坐稳皇位。还有人说岳飞第四次北伐时有人向宋高宗秘报岳飞暗结宋钦宗,金人当时也确实放风准备让宋钦宗回开封当大齐皇帝。宋钦宗阶下囚当得狠了,政治头脑不太灵光,风闻此事后居然放话回开封要狠狠收拾那些捧宋高宗臭脚的大臣,这才导致宋高宗12金牌召回岳飞。此说其实是宋钦宗的一厢情愿。看官须知,当时南宋所有文武大臣都由宋高宗一手任命,宋钦宗只在13年前当过2年皇帝,坐金人的牢坐得一屁股膙子,在南宋官场毫无根基,即使南归,只要宋高宗厚起脸皮不让位,他能奈何这个亲弟弟?宋高宗其实也并不怎么担心宋钦宗来抢皇位,绍兴八年(1138)第一次绍兴和议时金人原已同意归还宋徽宗尸首、宋高宗生母韦氏和宋钦宗,宋高宗还诏令临安府为宋钦宗修建宫殿,南宋上下都认为宋钦宗肯定回来,当时岳飞辞职时也说:“现在议和已定,韦太后宋钦宗都要回来,我现在辞职,肯定不会有人说我不愿为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