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60万对80万的围歼战淮海战役
60万对80万这样的大兵 团作战,敌我兵力对我比军少于敌军的情况下,一般会打成击溃战。打成歼灭战很难。淮海名义上虽然有个两大野战军共同作战,刘邓大军实力太弱,时中野全军仅有75mm野炮两门,山炮四十二门,炮弹约两百发;迫击炮两百零七门,炮弹约两百五十发,每门炮平均只有一发炮弹。凭借如此少量的炮火根本无法压制住敌军火力,因而攻击难以奏效,无法达到迅速歼灭的目的。实际上只起到了一个阻援兵团的作用。吃黄维兵团根本吃不动,最后华野派出了4个纵队加炮纵才搞定。淮海战役从发起到统一指挥都是粟裕提出来,战场的大多数决策大多出自粟裕。就连战争进行中部队的粮食供给困难,都粟裕发现并亲自制定解决方案。
(五)投鼠忌器的攻城战上海战役
有谁见过这样的攻城不能用重武器,攻城中电未停水没断。30万军队驻防的大城市,国民党的军舰可以直接参战。攻下来后完好无损。这无疑是又一大奇迹。
1949年9月,粟裕到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上刘伯承向代表们介绍说:“粟裕将军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这就是粟裕,他的命运是与共和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名字是胜利的象征。
美国人眼中的华东野战军(美国援华顾问团团长包德温,在大使馆里对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华东共军的作战经验,尤其是他们的进攻精神,在共军中都是首屈一指的。这一点,甚至连装备最好、人数最多的东北共军也比不上他们。作为一名军人,我对华东军事统帅陈毅和粟裕将军的指挥艺术,不得不表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