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时间超过半年之久的格力电器复牌,开盘不久后即涨停。而在此前,格力电器公布了收购银隆及配套募集资金的相关方案。其掌舵人董明珠在多个场合表示,这次收购完成之后,格力电器从专业化的空调企业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格力的多元化之路该怎么走?成败的关键又在哪里?央视财经记者对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进行了专访。
董明珠:我认为恨我的人他也会爱我
2016年8月18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宣布拟作价130亿元人民币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同时还增发100亿元人民币进行配套融资。而在100亿定增股票的认购中,仅董明珠个人就出资9.37亿元。
记者 姚佳浩:这次格力宣布作价130亿,来收购珠海银隆,根据配套资金募集方案来推算,其中您个人出资将近10个亿。我们特别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让格力和您决定花这么大的价钱来收购它。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董明珠:因为我们看中的是技术的先进性,我们在前年就有了新能源研究院,专门研究电池,但是我们始终没办法突破。正好我们得知银隆,要被别的企业收走,跟别人去合资的时候,我们对它的电池,进行了认真地分析讨论以后,我们当时决定这是一个好项目,必须收下来。收下来以后,我们最大的特点是用它的技术、用我的管理、用我的市场,技术是要不断升级去的。
记者 姚佳浩:大家很关注格力多元化的进程,从最早开始做冰箱做小家电,大家觉得还能够理解,毕竟还在家电行业范畴之中。但后来做手机,包括现在做新能源汽车,大家越来越看不明白,想知道这里面,是一个什么样逻辑在里面呢?
董明珠:其实很多人认为我们是跨行业,真的不是跨行业,过去的汽车是靠发动机和汽油,我们是要电控、要电池,它恰恰跟我是最默契的。因为他们马上用的伺服电机,我们本身就有。过去用的是发动机,它是不一样的,恰恰我们是最容易,把它整合成一个最好的产业链出来,它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口,对格力来讲我认为是二次腾飞。
记者 姚佳浩:现在很多人说,格力多元化是否能够成功,不仅取决于资金技术等方面,也取决于有没有像董明珠,这样的强势领导者的出现,是它成败的关键。
董明珠:对于讲到个人的强势,这点我不否认。因为我觉得任何一个领导者,他不是做好人他就是一个好的领导。更多的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他敢于在制度上不断地挖掘问题,而且要对手下有苛刻的要求。当你受到别人尊重和爱戴的时候,你说你的产品谁不喜欢,谁都买你的,你就产生效益,你就能得到回报。如果我们仅仅简单用经济挂钩,你来了,我给你多少钱,我认为这个企业是没有前景的。尽管有人恨我,但是我认为恨我的人他也会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