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盘活的目标是让合作伙伴轻装快跑”
红星商业官网数据显示,物业体量接近三百万平方米,截至采访时,整个2016年红星商业增加了七个资产管理合作项目。
“今年我们原计划新增项目大概8到10个,从目前来看是基本上能够超额完成。”
相较业界资深公司的资历,成立于2013年的红星商业无疑是商业地产领域新兵,但这并没有成为阻碍红星商业前进步伐的绊脚石,并于去年5月提出“轻重并举”的商业服务模型。
问及轻资产输出过程中如何维护好爱琴海的市场品牌,张华容强调称,有别于单纯的管理和品牌输出,红星商业更注重的是资产盘活和资产金融化属性。
据悉,红星商业在运营的所有项目中,都实现了“介入管理”,在当地都是成立自己的商业管理公司,对项目要求在土地阶段介入,而项目所有的规划设计、业态、前期招商、后期运营都由成立的商业管理公司来完成。
“所以爱琴海和红星商业能进入到一个城市或者一个项目,基本上我们跟这个开发商之间,是对于物业的全方位合作。”
“介入管理”的资产管理方式,也就意味着红星商业选择合作项目的标准越高,但在张华容看来,目前整个行业中共有四千多个项目,真正集中在拥有专业商管团队和商业品牌的企业手上的,不到15%,市场上的空间巨大。
“存量或增量中涌现的项目非常多,他们所面临的痛点,其实是资产的盘活和长效,如果我们能够提供资产的盘活和长期效益和价值提升的话,其实我们很容易找到同路人。”
至于红星商业在金融方面的布局,张华容则表示,整个资产从产生到金融化或者是退出机制上,公司都确实是有参与。比如说已经存量的一些半金融状态的物业,肯定会考虑跟银行基金这些金融机构合作,这样更加市场化。
据张华容介绍,红星商业资产管理的金融属性正在逐渐被市场认可,来自集团对外部的金融合作单位都逐渐认识到一个成熟的商业物业运营商对于他们持有资产的长效价值,而在这种合作中,红星商业得以为更多的合作伙伴创造更持续的价值。(观点地产 付庆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