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阶段:社会资本优先个人领导力
在国际化阶段,张瑞敏看到了个人领导力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必须将个人的领导力转变为企业的社会资本,通过调动每个人的资源来促进企业发展才能持续。
张瑞敏为了推动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主要平衡了三个方面的战略,分别是管理国际化、品牌国际化和服务国际化。
在这三个方面的互相平衡中,张瑞敏整合了“员工企业家精神培养”和“流程再造”两个关键环节,以实现为用户创造价值并实现自身价值。可以将这个时期内张瑞敏的领导力归纳为两个逻辑思路。
第一是“国际化战略→员工忠诚→员工成为SBU→企业家精神→国际化战略”,这个思路是通过对企业文化资本的提高来实现员工企业家精神,为创新和服务国际化积攒人力基础。
第二是“品牌国际化→创造国际竞争力→市场营销与品牌→为用户创造价值→流程再造→国际化战略”,这个思路是通过提高企业的结构资本来为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这两个思路反映出了张瑞敏在国际化战略中所表现出的平衡和整合。
进入2011年海尔继续深化国际化发展,张瑞敏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领导思路,将订单生产和客户联系在一起,实现人单合一。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张瑞敏的领导力还体现出了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表现是“量产→大规模定制→用户为中心→用户体验驱动→信息对称→用户为中心”,这种创新是在以往“以用户为中心”的基础上,从自身组织构架和管理理念的变革中实现,更加强调大局观避免偏激的改革。张瑞敏并没有被突然冒出来的新经济迷惑,而是在过去和将来之间采取了稳健的转变。
第二个特征表现“人单合一→倒三角→大公司做小、小公司做大→信息主动权变化→用户为中心”。在这个特征中,张瑞敏为了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领导,而采取了一系列变革措施。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措施并不是对原有观念的颠覆,而是对原有成功经验的进一步发展。如倒三角是对市场团队的有效支持,更是对“用户为中心”的进一步体现。
在互联网时代,张瑞敏将企业比作人,而将管理比作资源整合,实现了企业借助社会资源实现发展,可以将其思路归纳为“社会资源中平衡→成功企业与时代企业→自主经营体→企业资产→群龙无首→平台模式”,在此变化中可以看到张瑞敏将企业资产转变为个人负债,提高了员工的创业精神。
另一方面,张瑞敏更为注重网络组织结构和社会资源的调动,在管理方面实施了各自为政与协同统一、目标离散与目标聚焦,创新了人单合一战略,形成了网状的组织结构,减少了供应链尺度,实现了管理无领导的目标,向着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战略不断前进。可以将其归纳为“企业即人→目标离散与目标聚焦→在册在线员工→网状结构→管理无领导→平台战略”。
在全面国际化阶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经济的出现,张瑞敏准确把握了先前成功经验和新经济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更多社会资源的整合,还对多元化的平台内部生态系统进行了整合,实现了组织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 《经理人》 文 / 姜晨光 ** 作者系知本创业咨询500强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