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轻奢餐饮如何打透消费者心智
消费升级成就轻奢餐饮。
1、多元化消费
消费升级很大程度指的是消费需求端的进化,改革开放之前,消费者对餐饮没有概念,最大的需求就是能吃饱。
20世纪初期,随着整体国情的改善,消费增长带动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于餐饮有了新的追求,吃好。
12年之后,随着资本大肆介入餐饮市场,互联网高度发达进入信息爆炸时代,消费者对餐饮的追求再次升华,吃饭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多的是对餐饮背后文化的享受以及对自身精神的满足。
以现在客单较高的日料餐厅为例,1000元左右的客单还需排队,这样的局面单靠优秀的产品是不足以支撑起来的。
更多是因为在进店消费时,餐厅的整体环境、灯光、音乐、餐具以及商家传达出的仪式感,都能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到一种新奇的异国文化,既满足了味觉,同时也满足了包括精神在内的其他体感。
但在输出附加价值的时候也切记要扎牢根基,对餐饮行业来说,根基就是产品。
同样身为轻奢品牌,雕爷牛腩之所以会遭遇尴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为一家餐厅,消费者花了大价钱却连饭都吃不饱,谁还有心情感受你更深层的江湖侠义?
2、情感化消费
轻奢餐饮很多乐于打感情牌,以共情打动消费者。
何为共情?共情即是餐厅明明与消费者是站在对立面上的,却要想办法将自己放在消费者的消费阵营当中。
以松哥为例,2015正处于一个全民互联网的时期,许多不甘平凡的平凡年轻人受到马爸爸的鼓舞,纷纷扎进互联网行业淘金。这群人渴望成功却难以成功,这群人是患有重度创业综合症的患者。
2015年5月,深圳城中村出现了一个华为IT男,扬言开店只卖油焖大虾一道菜,一时间便在深圳各大白领群里炸开了锅,吸引了无数同为IT业群众从全城各个角落赶来尝鲜。
白石洲店连续一个月每晚都被排队的人山人海淹没,松哥油焖大虾也就此落地生根。
3、品质化消费
轻奢餐饮之所以能风生水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性价比。这个性价比指的并不是单一的产品与价钱,还有产品附带的价值。
现在很多平价大品牌热衷于在旗下成立价格更高的轻奢子品牌,以外婆家旗下的宴西湖为例,高端消费的体现已经转变为特殊的仪式感以及私人订制。
虽然这些心理上的满足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能实实在在地激发消费者的多巴胺分泌,提升他们的愉悦感和幸福感。这显然比单单满足消费者的嘴巴要高明得多。
再说那些自带大IP的餐厅,薛之谦的上上谦、网易与外婆家合作的猪爸餐厅,更多是满足消费者的私人情感。
也许在他们看来,花个几百块去吃一顿串串有些小贵,但如果这钱是花给偶像或是自己的好奇心,那就完全值得。
4、商业环境进化
消费升级带动了许多强大的商圈形成,一些轻奢品牌店往往会寄居其中。
注重塑造场景体验,深耕一部分人群,围绕特定的人群深度分析他们的生活方式、品味喜好,以此来塑造核心人群喜好的线下场景。这也意味着在场景塑造中,选择客群要抓“小”放“大”,不可“求全”,需与特征人群相结合。
举个例子,集合餐饮、酒吧、表演及社交等属性,以文艺混血儿定位,吸引了无数有着文艺情怀的吃货。在餐厅里,汇集了众多原创歌手,并举办读书会及设计师展、主题派对等活动。
随着中国整体经济不如成熟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步入上层、中产阶层及富裕群体,再加上整体经济形势带动整体消费水平,许多高价值产品的消费将加速增长,消费者的选择呈现出更多变化。
中国消费者依然很挑剔,而且他们喜欢升级消费。
(来源: 餐饮O2O 作者:王秋怡 Lilo)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8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