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娱乐生活>电影电视>电影资讯>

先画夺人 海报叫好前看乱象 看完才是硬道理(7)

来源:中网资讯娱乐 时间:2015-04-16 16:10:48

  陈砺志认为:“最激烈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因为现在基本上是供不应求,导致大家在质量上还没有时间重视,活儿太多,做不过来”。张小北介绍,北美现在有5家较大规模的物料公司,15家中小工作室,如果中国的电影票房在2017年前后能达到600亿元,可能这样的行业规模会比较合理。

  乱象二:你看到的只是成功的,好多都死在了沙滩上

  陈砺志认为,电影界全方位重视物料是从《金陵十三钗》开始,“这部电影生产了20000多张剧照,80多款海报,三支预告片”,在这之后,传统物料就维持在很高的数量,而新媒体物料也在增多。王大宁认为,新媒体平面物料的井喷其实和微博的九张图模式是相关的:“微博能发九张图,在网络媒体上头条必须有六张图,对物料的数量提出了很大的需求,我们一开始的处理方式就是发剧照,后来觉得都发剧照上头条有点勉强,观众也不买账。后来就想了一个方法,做一些新媒体宣传图、小广告,其实就是为微博微信这样的平台做的”。

  新媒体平台需要大量物料来填补空白,难免出现保量不保质的结果。而非专业人士又很难分清小广告、海报,王大宁认为,这其实是对正规海报和电影本身的伤害:“现在有片名和档期,观众就认为是海报,有的很差的小广告也被当做是海报,其实是对片子的伤害。所以画面的质素和文案一定要靠谱,新媒体的东西值得做,有用,但要做好了再发,广告行为也要保证质量”。王大宁表示,对于自己参与的影片,他都不建议做太多海报:“现在有些片子以量取胜,我不赞同,物料必须有效才值得发”。

  张小北则表示,内地的电影营销没有建立标准流程和基准线,所以不同的电影可能有特定的策略,数量上自己觉得合适就可以。因为视频物料在素材上受限,所以数量上是有上限的。而究竟何种数量为好,还需要“在市场在不断互动过程中,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先画夺人 海报叫好前看乱象 看完才是硬道理

  乱象三:圈内自high,友情转发不代表传播成功

  近期,《万物生长》《一个勺子》《失孤》等在朋友圈传播的一系列宣传图都让人眼前一亮,引发圈内人纷纷转发。但在微博、百度等公开传播平台的效果并不突出。这究竟是不是一次圈内人的自high?

  张小北提出,如今的电影行业缺乏第三方数据评估体系,“片方、观众、物料制作者都是摸索着往前走,在黑暗中寻找对方,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错失了很多回了”。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刘红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