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屏障”相控阵雷达能轻易发现敌方轰炸机,引导机载导弹在300多公里外实施攻击。米格-31还能发射导弹摧毁巡航导弹,甚至能够用来拦截敌方卫星。
不过,米格-31机载导弹的反卫星能力还没有得到检验。很明显,战时俄军可能会使用R-33导弹摧毁敌方卫星,尽管单凭“屏障”机载雷达很难确定太空中的敌方卫星。况且卫星运行速度较快,很难被跟踪和拦截,而R-33导弹虽能在 150秒内飞行300公里,平均飞行速度也仅为大约4.5米/秒。
如果印度空军拥有米格-31的话,可能会用来对付中国轰-6轰炸机和重型运输机,但是配备R-77导弹的苏-30MKI歼击机同样能够做到这些。R-77 导弹能够摧毁距离在100公里之外的目标。
中国轰6轰炸机
和苏-30MKI相比,携载R-77导弹的米格-31截击机可能更好一些,但是印度空军更需要多功能歼击机苏 -30MKI以夺取制空权。
目前许多国家空军高度重视电子战,借助它可以轻易欺骗制导导弹的雷达,而且这种能力还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远距离电子战方面。
由于数据传输时间间隔较长,拦截导弹可能会被歼击机和轰炸机安装的电子防御系统轻易迷航。
米格-31的飞行速度和高度优势在高速导弹面前已所剩无几
虽然米格-31能凭借飞行速度和高度优势来规避敌方的空战(格斗)导弹和防空导弹,但是现在大多数歼击机都已装配高速导弹用来消灭高速和高空目标。
另外,即便是在苏联和俄罗斯空军拥有多达1000多架米格-25飞机之时,印度空军米格-25仍然遭遇严重的保障问题,由于零配件缺乏,导致适宜使用的米格-25飞机的数量并不多。
总而言之,印度空军放弃采购米格-31,增购苏-30MKI,拥有统一飞行平台的决策是正确的。如果选择米格-31的话,印度空军飞行平台数量将会增加,歼击机型号过多,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勤补给和零配件保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