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热点话题>

国共配合最为默契的一次大会战 日军神话破灭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19 18:37:49

  1937年9月—11月间进行的太原会战,乃是抗战爆发后,中日双方在华北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也是国共两党在战场最默契的一次配合。日军出动4个半师团约14万人,意在消灭中国第二战区主力,夺取太原。中国方面有6个集团军约28万人参战,计划歼灭来犯之敌,遏制日军在华北的攻势。

  太原会战主要包括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等。大同失守后,日军第5师团、察哈尔兵团向平型关前进,意图抄雁门关后路,夹击太原。为防御日军,阎锡山布置了8个军近10万人参加平型关战役,其中包括林彪任师长的115师。在此次战役中,中国军队历经团城战斗、平型关战斗、鹞子涧战斗、茹越口战斗等大小战斗,与日军激战近20日。尤其是115师发动的平型关战斗(即通常所说的”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四五百人,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平型关战斗场景

  接下来的忻口战役中,阎锡山将主力部队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其中右翼指挥官为第18集团军(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日军被忻口前线国军阻击20余日,其后方及交通线又被八路军的游击战所威胁,一度陷于被动。但10月26日娘子关失守,使忻口的侧背受到威胁,阎锡山被迫下令撤守忻口。

 忻口战役中,中国军队奋勇杀敌,军长郝梦龄、师长刘家麒等将领殉国;日本军官大田雄太郎都在原平,为对手国军196旅立了一座慰灵塔,上书“为永久追悼在原平战争中战死的4300名无名战士亡灵设立慰灵塔”。

  此时太原已岌岌可危,奉命守城的傅作义实力薄弱,据称其所部仅“新旧各六团,皆经过作战损失之余每团仅二百余人者,计实数战斗兵共约六千余”。

 “太原会战”结束后,阎锡山将行营设在临汾。1938年2月,临汾失守。图为日军骑兵进入临汾城

  兼之太原“守城官兵当全省局势一再失利连溃之余,对于守城任务多而生畏,再加以临时拨之新编各团,既无训练,而精神世界又不连贯,未见敌人,先行逃散”。⑤因此面对日军进攻,太原仅仅守了四天即告陷落。

  在会战中,中国军队以伤亡13万人的代价,给日军造成约2.7万人的伤亡,依旧没能守住太原城。如黄绍竑所说,“这次战事,打破了山西军善守的传说。其实并不是山西军不善守,而是现代的火器太厉害了。以我们古旧的城堡与劣势的火器,要作长久的固守是不可能的、不但山西如此,以后的南京,以及各地的防守战都是如此。”

  具体来看,参加太原会战的中国军队“装备窳劣陈旧,如炮兵约为日军三分之一,空军战机为日军十分之一。因此中国空军既不能获得制空权,又不能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炮兵亦多分散使用,不能充分发挥威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