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住在蒋介石昔日别墅里的日俘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9 00:55:59

  由美军管理的日俘集中住所

  在天津地区负责受降的部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军团。蒋介石之所以下令将天津地区的受降权交给美军,其目的是为了让美军替国民党军有力地控制天津的塘沽港。

  美第三军团与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抽出人员,共同组成了一个中美联合日俘管理处,具体负责日俘日侨的管理与遣送工作。

  由于一时无法有足够的住房收容这些日俘,中美联合管理处对于日俘的管理并不很严。而日俘们对美军的态度也和对中国军队一样,是十分恭顺的。

  其实,那些日俘对美军的恭顺态度只是表面上的,他们内心对美军的仇视程度要在对中国军队之上,因为是美国的陆海空军攻占了日本本土。而一些战友惨遭日军屠杀的美军官兵,自然也难以对日俘“宽大为怀”。因此,美军士兵酒后殴打戏辱日俘的事件不断发生。

  驻天津日军战前在津郊开设了一所碾米厂。日本投降以后,中美联合日俘管理处命令一部分日俘继续经营这座粮食加工厂,并将加工好的大米分别运往其他日俘日侨集结地去。

  中美日俘联合管理处对天津日俘的管理工作,与其他地区略有不同。美军改变了日军原来的部队建制,将100名日俘编为一个小队,三个小队编为一个中队,三个中队编为一个大队。各级队长由日军士兵选举军官担任。

  住在蒋介石别墅里的日俘

  汤水镇距南京城南70余里。日军缴械投降后。驻南京和蚌埠的一部分日军,共6400余人,被集中在此地。这些日俘按部队兵种分住在四个地方,其中有步兵教育队、炮兵教育队、下士官候补队和经理部下士官候补队。

  日俘每天的粮食定量是17两米、8两面、16两菜。他们自己种菜,自己油印小报《阵中新闻》。当然他们现在已经不在阵中而是在战俘集中住所里了。

  日俘患病后,轻者在营房里休息,重者则可住进伤病兵收容所。那里的伙食比平时要好,医药治疗也很及时。病房里打扫得很干净,每一张病床旁的小柜子上,都放着一只啤酒瓶,瓶中插着盛开的菊花。

  汤水的日俘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每隔几天,便可集中去洗一次温泉浴。这对喜欢洗澡的日本人来说,的确是一大乐事。

  有一部分日俘被调去修南京至汤山的公路。这些日俘干活很卖力,中国守军拨给他们一部卡车,专门往返运送修路的日俘。他们在干活期间,一见到国民党军的汽车开来,便老远就排好队,立在路旁,待汽车经过时,便恭恭敬敬地行礼。在街上采买的日俘,见了中国官兵,也叭地一个立正,站得笔直,向他们致敬。

  汤水镇日军集中地休息所,是战前蒋介石的别墅。当中国军政官员或记者前来参观,日俘头能津涧三便事先率领营内士兵在大门外列队迎接。休息所客厅里,悬挂着孙中山和蒋介石的肖像。天棚下交叉挂着两行盟国的国旗。参观者每到一个单位,门前均有一班号兵,站立着吹起接官号迎接。

  步兵教育队营房里,墙上贴着一些日文标语,其中有:“建设民主自由的新日本”、“消灭日本军阀思想”等。

  上海日俘集中住所

  在大遣返之前,集中在上海缴械的日军共有68000余人。集中住所分别设在江湾、吴淞一带。

  这批日俘缴械后,便奉中国军方之命,开始自建集中住所的营房。日俘们为了尽快有一个藏身之所,干活十分卖力。9月的上海,天气还很热,日俘们有的穿着衬衣汗衫,有的干脆赤膊,在烈日下运输砖瓦水泥,砌墙造屋。他们一个个晒得黑红油亮,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用来揩擦如雨的汗水。军官如不下令休息,他们决不偷懒。

  营房初具规模后,大批原先露宿的日俘便住了进去。

  集中住所的生活紧张而有规律,上午5时30分起床,盥洗、早餐,然后按各自的分工,或继续做一些营房的扫尾工程,或干其他劳动。总之,均不会闲着。下午则大部分时间开展娱乐活动,或打篮球,练单双杠,或下棋读报。黄昏时,各种活动一律停止。晚上9时,熄灯就寝。

  日俘的伙食,与中国军人相同,副食费无论官兵,每人每天80元(伪币)。由日俘管理机关支付。日俘的衣着,仍然是原来的军装。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