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美苏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了专门的太空生物卫星计划,这是一种返回式卫星,用于验证太空微重力和高辐射环境下动物的生理学变化,为人类执行更长时间的太空飞行做好准备。同时,苏联还使用“探测器”(Zond)系列卫星搭载动物进行了绕月轨道飞行。
1968年在Zond5卫星的任务中使用的乌龟不仅是第一批从月球背面遥望地球的生物,还经历了弹跳式再入失败的大过载,最后居然还活了下来,真可谓大难不死。俄罗斯火箭上搭载的Bion-M卫星
进入上世纪70年代,美国停止了生物卫星项目,转而依靠苏联的生物卫星进行试验。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生物卫星项目,其2013年发射的Bion-M卫星虽然成功返回地面,但搭载的动物大部分都死亡了。
未来会有更多的动物进入太空
另外,俄罗斯还提出了Vozvrat-MKA深空生物试验卫星的计划,通过将动物送入地球大椭圆轨道,验证范艾伦辐射带对动物的实际影响。至于说飞向火星的猕猴,目前尚未提上发射日程。面对载人火星飞行的漫长旅程和未知风险,“灵感火星”那样首次就上人的方案还是太冒险了,正如“莱卡”和“哈姆”为苏美航天员的上天铺平了道路,俄罗斯的火星猕猴任务即使排在2021年的Vozvrat-MKA生物卫星之后发射,仍然很可能成为人类首次载人火星任务的探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