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美军P-8“波塞冬”巡逻机完成了在新加坡首次为期一周的部署。这是美国首次将P-8A这一最新型巡逻机派遣至新加坡部署。近期以来,无论是美军驻南海力量,还是南海周边国家军队,纷纷开始部署、引进或改进各类军机,这让南海周边的天空成为新型军机的云集之所。
P-8部署完善美国西太巡逻网

美军P-8"波塞冬"巡逻机
P-8是美军最先进的多用途巡逻机,可执行反潜、反舰、巡逻、高空情报监视侦察、指挥控制与通信、为其他舰机提供远程打击目标信息等任务。美海军在西太平洋常年保持两个巡逻机中队轮换部署。P-8中队常驻冲绳嘉手纳基地,另一个中队装备P-3C巡逻机,部署在日本东北部的三泽基地。南海上空的巡逻任务由嘉手纳的P-8中队负责。此次在新加坡的部署进一步完善了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巡逻网。
美军一中队装备P-3C巡逻机,部署在日本的三泽基地
至此,在南海周边,P-8巡逻机的长期和短期部署地点已达四处。此次部署的单位为美海军VP-16“战争鹰”中队。美新两国均未官方公布此次在新加坡的部署地点,但可能性较大的为新加坡东北的巴耶利峇空军基地,该基地是美空中力量在新加坡进行后勤补给与训练的主要基地。此前,P-8已在第七舰队责任区的南海东侧进行过数次轮换部署,常驻基地均为冲绳嘉手纳基地,其间会短期部署至南海周边国家。每支巡逻中队在第七舰队责任区的部署周期为半年有余,同一中队两次部署之间的休假、维护、训练及准备周期至少为一年。P-8在嘉手纳的首次部署为2013年底,单位为VP-5“疯狐”中队。2014年8月19日被解放军歼-11B在南海上空近距离拦截的P-8即属于该中队。
2015年上半年,美海军VP-45“鹈鹕”中队调至嘉手纳基地接替“疯狐”中队。“鹈鹕”中队在部署之初便赴菲律宾克拉克基地进行了为期三周的部署,主要目的除了执行南海巡航任务外,还有给菲军方提供接触并了解P-8的机会。5月,美国海军与CNN一同导演了美军机抵近中国岛礁并遭中方警告的作秀剧,其中主角便是该中队从克拉克基地起飞的P-8。如果在西沙群岛与南沙群岛上空划两条西北-东南、西南-东北向的对角线,分别为2400公里与1800公里,基本相当于新加坡与克拉克空军基地、河内与克拉克基地的距离。冲绳嘉手纳基地与克拉克基地的距离为1500公里,虽然实际巡航线路会复杂得多,但是对于P-8来说,覆盖这些区域是不难的。P-8作战半径为2200公里,航程8300公里,执行反潜任务时的滞空时间为4个小时,覆盖面积相当大,而这些还是不考虑空中加油的情况。P-8的巡航时速810公里/小时,起飞准备时间和出勤率都高于原来的P-3C。在拥有新加坡这个南海西南的部署点后,P-8在对南海进行全向覆盖时将拥有更大的战场灵活度和出动效率。为了执行多种任务,P-8装备机载雷达系统、磁探仪系统、前视红外探测系统、电子对抗设备,以及反舰导弹、反潜鱼雷、制导炸弹。P-8的自主攻击能力超过前辈P-3C不少,其拥有5个内置挂点和6个外挂点,载弹量从P-3C的9吨提升至15吨。除了独自执行任务外,P-8还可通过Link-11和Link-16数据链与航母攻击群、空中预警机以及其他反潜机进行数据共享,并为后方火力平台提供远程攻击目标的坐标数据。P-8装备有先进的AN/APY-10型X波段雷达,具有远距海面搜索、导航、合成孔径和逆合成孔径雷达多种模式。可同时跟踪256个目标,还可跟踪近海小型快速目标以及水面航行的潜艇等目标。在嘉手纳以外基地的短期部署除了提高P-8中队自身战场效率外,也有助于提高美国与这些国家的联合作战能力,包括后勤保障、空地联络、空情处理、多机舰种配合等。除了纯粹的军事任务之外,提高人道主义救援和抢险救灾能力也是美军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