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鸿章对美国的干涉给予了回击,但关于石川伍一案,他却始终对朝廷遮遮掩掩。8月13日,石川伍一已经落网10天之久,李鸿章还没有向朝廷奏报这起间谍案。率先把此案揭发出来的是史科掌印给事中余联沅。
乐善堂间谍组织出版的《清国通商综览》,两个分册,长达2300多页,堪称一部关于中国的百科全书。
1894年8月4日,清政府对日宣战的第四天。天津,一个背着行李的年轻人刚走出一所宅院不久,就被官兵扣住了。年轻人说话的腔调甚是古怪,听不出是哪里口音,更可疑的是他脑后拖着的大辫子,竟然是假的。此人就是刚刚在天津改装易服潜伏下来的日本间谍石川伍一。石川伍一是甲午战争开始后,被清政府抓获的第一个日本间谍。这起间谍案震惊朝野,此后清政府才开始重视起这条炮火背后的隐秘战线。然而,此时日本间谍在中国活动已有十几年之久,他们庞大的间谍网已经深入到中国内地最偏远的边塞。他们编写的有关中国的报告,堪称一部包罗万象的中国百科全书。他们对中国的了解,甚至远远超过了庙堂之上的清廷。
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解读这场改变了中日关系乃至世界格局的大战。关注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也许能提供一个另外的视角……
资料图:李鸿章
假军官,真情报
1894年8月1日夜,已满载乘客的英籍客轮重庆号停泊在天津矿务局码头,等待起锚。午夜时分,天下着雨,码头上突然人声鼎沸,乱作一团。三四十名全副武装的中国士兵,登上重庆号。带队的军官对船长休斯说,他们奉总督李鸿章之命,前来逮捕船上所有的日本人。就在几天前的7月25日,日舰浪速号在丰岛海面击沉了中国运兵船高升号。高升号上搭载的一千多名中国士兵,除了200多人获救外,其余都葬身大海。消息传来,举国震惊。谁都没想到日本军舰会在两国尚未宣战的情况下,对一艘没有武装的商船痛下杀手。在一片激愤声中,8月1日中国正式对日宣战,甲午战争由此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