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尾精很快便在汉口开了乐善堂分店。表面上它仍延续上海乐善堂的生意,实际上则是一个间谍组织的总部。荒尾精之所以把总部选在汉口,是看上了汉口九省通衢的优越位置。汉口近与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相连,远可达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西南、西北内陆,距上海、南京也不远,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方便间谍网向四面八方发展。
乐善堂汉口分店开张后,同样抱有“兴亚主义”思想、妄图侵略中国的一干日本青年石川伍一、宗方小太郎、钟崎三郎、高桥谦等纷纷聚集到汉口。他们年轻气盛,受过良好教育,有的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很快,乐善堂湖南支部、北京支部、四川支部纷纷成立起来。荒尾精宏大的“四百余州探险”计划,拉开了帷幕。所谓“四百余州”是当时日本人对中国的称呼。日本人深受《孙子兵法》的影响,坚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在其羽翼尚不丰满时,便开始对中国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探察。通过乐善堂编撰的《外员探查须知》可知,他们对中国的考察包罗万象。举凡山川土地、人口分布、民生贫富、风俗人情、军营位置、粮秣运输……都在他们的考察之列,甚至连帮会、马贼、侠客、豪强各色人等,也是他们结交和拉拢的对象。
乐善堂的堂规规定,每年春季间谍们都要回到汉口总部,总结上一年的调查工作,部署本年度的侦察目标。间谍们的侦察范围之大,令人咋舌。北起东北满洲,南到云贵腹地,甚至新疆、西藏的苦寒之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假扮成卖货郎,身背乐善堂经营的药品、书籍,一路走一路卖,既掩护身份,卖货所得又能为他们提供盘缠。货卖光了,他们就扮成郎中、风水先生、云游僧人甚至乞丐,不达目的决不回头。旅途中如果因为口音古怪被盘问,日本间谍们往往诡称自己是福建或广东人。当然,也有不少人被当地人识破,甚至被捕。
1888年,石川伍一和松田满雄承担起侦察四川全省的任务。石川不单要考察四川的情况,还打算了解一下四川南部苗族和藏区牧场的情况。此行他有一个深远的计划在藏区经营畜牧业,从而帮乐善堂筹措运转经费。他甚至还想效法三国时期的蜀国,在四川建立独立王国。
汉口乐善堂的间谍们经过三年多的调查,写出了《清国通商综览》一书。此书内容涵盖政治、经济、金融、商贸、教育、产业、交通、地理、气候、风俗等各个领域,长达2300多页,是一本地地道道的中国百科全书。此书甫一出版,便引起日本朝野的巨大关注。在日本对中国挑起战火之前,他们对中国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了。
招供
石川伍一在四川侦察时,不仅被当地少数民族包围,还曾遭到官府的逮捕,但每次他都用自己纯熟的汉语蒙混过关,化险为夷。然而,这次在天津,无论他如何巧舌如簧,也无法全身而退了。石川伍一落网后,先是百般抵赖。他对负责审讯的天津知县李振鹏说,自己是普通日本侨民,领事既已回国,过几天他也打算回日本了。石川坚称,在天津只有他一人,绝无同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