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两国宣战当天,天津守城营奉命加强对在津日人的监控。是日午夜,又发生了重庆号事件,搜出了密函,守城营更提高了警惕。就在此时,守城营千总任裕升的部下发现了已经易服的石川伍一和钟崎三郎。
几天前还是一副日本人打扮,一夕之间便梳起了大辫子,这不能不让人生疑。任裕升把此事汇报给上司陈季同。陈季同曾任法国公使馆参赞,深谙洋务。他知道在英租界抓人必会引起英国人的抗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他在给盛宣怀的报告中建议,“若能诱出租界,即可以捉拿无碍”。8月3日,英国公使欧格讷已经明确向日本代理公使小村表示不希望石川、钟崎二人呆在英租界里。当夜,石川伍一便从英租界紫竹林搬到了天津军械局书办刘棻(又称刘树棻)家中。在刘宅住了一宿,石川伍一觉得心里不踏实,又想转移到跟班王大家里。8月4日早上,他刚刚踏出刘棻家门,就被守城营官兵抓住了。
第二天,盛宣怀在给李鸿章的报告中称:“昨晚拿获日本奸细一名,能说英语,亦能说汉语,剃头改装,于昨日小村走后,搬入东门内刘姓……其为奸细无疑。”而与石川伍一同时逃出英租界的钟崎三郎,此时已经逃出山海关,不知所踪了。
石川伍一案是清政府破获的第一起日本间谍案。此后,清政府才真正开始重视在华潜伏的日本间谍。然而,此时日本间谍组织已经在华活跃了十多年,他们庞大的间谍网已经深入到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
乐善堂间谍网
石川伍一、钟崎三郎、宗方小太郎等著名日本间谍,都出自同一个间谍组织乐善堂,而一手创办乐善堂间谍网的就是曾被日人誉为“五百年才降世的伟人”的荒尾精。
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荒尾精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明治维新初期,当日本青年都醉心于去欧美留学时,荒尾精却对一衣带水的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陆军卿大山岩问他为何想去中国时,他踌躇满志地说:“取得而统治它。”从那时起,荒尾精便把鲸吞中国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1886年春天,已是日本陆军中尉的荒尾精扮成普通旅客,从日本乘船抵达上海。他此行的使命是发展在华间谍网。荒尾精到沪后与日本商人岸田吟香一拍即合。岸田吟香曾是日本的著名记者,后来他从一名美国传教士那里获得了一个眼药水的秘方,从此弃文从商,做起了眼药水生意。发家后,岸田把自己的商号乐善堂从东京开到了上海。
乐善堂上海支店开张后生意兴隆,不但卖药品,还兼售杂货、书籍。极具商业头脑的岸田吟香发现科举考试的“教辅用书”四书五经都部头庞大,不宜携带。他便把这些书改成蝇头小字,装订成“口袋本”。“口袋本”一经问世,便大受欢迎,为岸田吟香赢得了丰厚的收益。然而,岸田吟香并不甘心只做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希望能为日本向中国扩张出一份力。当荒尾精带着编织在华间谍网的宏大计划来到上海后,岸田吟香自愿充当起他的幕后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