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李白当官失败真正原因:个性独立当不了能干奴才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11-20 06:05:54

  核心提示:李白天性天真洒脱、狂放傲岸,这与官场所需的拘谨权变、顺服谦恭恰恰构成了最鲜明的对抗,这也是无法调和的两种人格的对抗。朝廷求贤是真的,但本质上是需要能干的奴才,而绝对无法容忍一种独立鲜明的个性。
  
  文章摘自:《文史春秋》2007年04期,作者:黄禹康,原标题:率真文人之命运——遥想李白当年
  
  翻开中国几千年来的名人档案,许多人对历史人物所经历的艰难曲折总是非常淡漠,淡漠到像平时浏览报刊杂志轻轻翻过的那几页纸。而对当时历史的亲历者来说,那都是他们一生中日积月累、寸寸血泪的承受啊!我们只有深入到历史人物生命的褶皱中去访微探幽,才可以感觉到些许沉重,才能触摸到他们生命的鲜活与温热。


 
  
  遥想李白当年,他作为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怎么会落到穷途末路、沿门托钵的地步?
  
  李白是一个文人,但文人并不是一种价值的证实。一个文人,如果他不能在官场上占据一个位子,即使他才高八斗,气冲霄汉,到头来,也只是一个卑微的人物,李白的一生就是如此。
  
  在当时的社会机制中,谋求官位是每一个文人本能的冲动,李白也不例外。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出三峡顺流而下,开始了求仕的生命旅程。其时“开元之治”如日中天,大唐王朝生气勃勃,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辉之中。大唐皇帝李隆基昭示天下求贤若渴,李白才华横溢,意气风发,不必怀疑朝廷求贤若渴的真实性,更不必怀疑李白冠绝一世的超迈之才。可是,当李白站在船头,将满江风景纳入胸襟,将天下纳入胸襟,他怎么也想不到,直到自己的生命最终时刻,他也没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李白的悲剧在出川之时已经由一种自己毫无意识的因素决定了。李白天性天真洒脱、狂放傲岸,这与官场所需的拘谨权变、顺服谦恭恰恰构成了最鲜明的对抗,这也是无法调和的两种人格的对抗。朝廷求贤是真的,但本质上是需要能干的奴才,而绝对无法容忍一种独立鲜明的个性。于是,哪怕李白之才千古独步,也无法避免终身潦倒的命运。率真的天性成就了李白,也贻误了李白,人世间的事情总是这样具有许许多多难以解开的双重性。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