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宋美龄访美曝内幕:国会演讲蒋介石是幕后高参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11-20 06:05:31

  导读:70年前的今天,宋美龄正风华绝代地出现在美国各地,进行演说。1942年她偷偷飞往美国治病。到了1943年病愈时,她身穿旗袍,优雅从容地出现在大众面前,所有人都为她倾倒。然而为什么罗斯福太太却想让她从白宫搬出,住到海德公园?白宫的仆人们为什么对她不满?她所享受的尊崇都仅源于个人魅力吗?为什么这种魅力到1948年访美时却完全不起作用了?70年前的今天,宋美龄访美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发现》周刊一一为您呈现。
  
  美龄躺在担架上,秘密开始美国之行
  
  宋美龄访美计划最初是极端秘密的。1942年11月中旬的一个早晨,一位名叫谢尔顿的美国飞行员驾驶着波音307战机,跨越了半个地球,降落在成都机场,他要在这里迎接宋美龄。此时宋美龄的状况很糟糕,她躺在担架上,盖着毛毯,长期折磨她的荨麻疹和疑似胃癌,让她神情憔悴。蒋介石亲自来给她送行。


 
  
  不多时,宋美龄便带着她的外甥女孔令伟、顾问欧文·拉摩尔、秘书陈珍珠、极其信赖的新闻秘书董显光,和医生、仆人一行,悄悄踏上了美国的征程。
  
  11月27日,宋美龄到达美国,直接住进了曼哈顿北部的长老教会医院。她以“林夫人”的名字进行了登记。整间医院的12楼都留给了她和随行人员。尽管这次美国之行是秘密的,但传言很快就散播开了。次年一月中旬,美国政府对宋美龄的来访取消了新闻禁令,成千上万的祝福涌向她,公众们都急着能一睹其风采。
  
  在中国,宋美龄访美前期也是保密的,直到1942年11月29日《中央日报》上才发了一条篇幅不大的新闻:《蒋夫人安抵纽约即入院就医,成为白宫上宾,纽约每日新闻以大题揭载》。之后沉寂了2个多月,到了1943年2月中旬突然以十分密集的态势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在这些报道中,蒋夫人的身影是伴随着各种对华优惠政策出现的。一面是蒋夫人不断在各种正式场合提出:诸如“中国已经在训练飞行员,眼下急需飞机与汽油”等实际的需求;另一面是罗斯福不断表态,要加强对华援助,从源头上截断日本的嚣张气焰。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新闻舆论中,《中央日报》上发表了《蒋夫人是伟大国家的象征》、《蒋夫人伟大的成功》等社论。
  
  “嫉妒之心”让宋美龄轻松征服罗斯福夫人
  
  《中央日报》称对于宋美龄访美,美国“群众及官场人士对蒋夫人莅临华府(注:指位于华盛顿的美国政府),较之丘吉尔首相第一次来访以后之任何外国显要更为兴奋。”
  
  其实,1943年宋美龄访美所刮起的旋风远比报纸描述得更猛烈。宋美龄首先“征服”了美国“第一夫人”罗斯福太太。她见到埃莉诺(罗斯福太太)时,立刻以惊讶又不失礼貌的态度,热情地上前握住她的手,恭维道:“总统夫人,您是全美国最美丽、最温馨可爱的人,我这人从不嫉妒人,可是,见到您,我不免产生了嫉妒之心哦!”
  
  这样的方式必然引起了对方极大的好感,两人很快相谈甚欢。
  
  于是宋美龄又展开了第二步。她取出自己精心搜集的集邮册,请埃莉诺转交给罗斯福总统。原来罗斯福是个大集邮迷,宋美龄得知后,便搜集了这本集邮册,里面都是堪称国宝级的邮票。罗斯福太太接到这份礼物时很惊喜,很自然地和她说起丈夫的爱好,于是一场国家级的外交温柔地转化成主妇间的闲聊。
  
  但是,罗斯福总统并不像夫人那样被宋美龄轻易“征服”,第一次见面他就十分谨慎。他通常接见贵宾的习惯是:坐在沙发上,让贵宾和他并肩坐在右侧。但是接见宋美龄时,罗斯福刻意在两人坐椅中摆了小桌,隔开一段距离。这次会谈中,罗斯福并没有承诺送更多的作战物资给中国。据一名中国记者说,宋美龄明显十分不痛快。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