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勇无谋 揭秘智勇双全的吕布败亡真相
历来人们多认为三国猛将吕布的失败在于其有勇无谋,可事实到底如何?
细看史料发现,吕布不仅勇猛,还善于察言观色,颇有心计。吕布在长安被董卓的部将李傕和郭汜打败后,最终投奔袁绍,但是很快与袁绍发生矛盾,请求离去。袁绍“外言当遣,内欲杀布”,派30个军士来“护送”他。吕布让这些军士在自己军帐旁边的帐中休息,然后让人在自己的帐中鼓筝,等那些军士们睡下后,他就偷偷地溜了。等军士们晚上来行刺时,吕布早已逃之夭夭。

吕布离开袁绍后投奔张杨,张杨及其部下都已经被李傕和郭汜收买。吕布先用老乡的身份跟张杨套近乎,并很快抓住了说服张杨的关键:张杨计划杀吕布,不过想得到赏赐,在这样一个乱世,吕布一旦被杀或者被送走,张杨就等于失去了获取赏赐的筹码,万一得不到赏赐或者得到很少,他也将无计可施,所以他肯定不愿意冒这个险。吕布建议张杨留下他的性命来邀赏,由此不但保住了性命,最终还迫使李、郭二人封他为颍川太守,双方等于和解了。这没有一定的心计与辩才是不可能做到的。
另外,着名的“辕门射戟”故事体现了吕布审时度势的能力。当时他如果不救刘备,袁术就会和北面的势力联合起来,使他落在袁术的包围内。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吕布没有硬来,而是用“射戟”的方式达到了救援刘备的目的。
还有一点容易被人忽略,吕布其实有不错的文化修养。他曾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当过主簿。主簿是个什么官?管文书的,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怎么行呢?倒是那个丁原,史书上说他“为人粗略”,“裁知书,少有吏用”,可见他基本是个五大三粗的角色。难怪吕布会被他“大见亲待”,对于丁原来说,吕布较自己自然远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