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俄总理让日外相剖腹:看北方四岛历史真相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9-06 21:01:10

      2015年8月22日,俄总理梅德韦杰夫访问南千岛群岛择捉岛。日本方面对俄总理此次出访表示不满。日本向俄罗斯驻日大使馆递交抗议照会,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也决定推迟访俄计划。此前,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也称,梅德韦杰夫之行“伤害了日本人的感情”。

      对此,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在其推特微博中写道:“如果他们是真正的男人,他们应该按照传统切腹自尽,然后就平静了。而现在只会吵吵闹闹。”

      这里的南千岛群岛,是俄罗斯人的称呼,而日本人则称之为“北方四岛”。它们分别是库纳施尔岛(日本称:国后岛);伊图鲁普岛(日本称:择捉岛);赫巴马伊群岛(日本称:齿舞群岛);施科坦岛(日本称:色丹岛)。此四岛北接俄罗斯的鄂霍次克海,东北面濒择捉海峡,西南隔事实上的俄罗斯与日本的国境线根室海峡与日本北海道相望,总面积5,038.33平方公里。由于它的自然资源丰富,战略位置特别重要,所以成为俄罗斯和日本最重要的争夺地区。

1.jpg

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

      那么,北方四岛的争议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历史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小编在本文中就为亲爱的读者梳理一下。

      1945年2月4~1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会议,史称“雅尔塔会议”。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讨论欧洲战后重组问题,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2.jpg

北方四岛区域图

      会议上明确,美英承诺苏联在战后取得南库页岛以及千岛群岛全部领土,并签订《雅尔塔协定》。在日本投降后,苏联即依据《雅尔塔协定》宣布占领该地领土,至今尚未归还。2004年,俄罗斯一方面宣称“北方四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新的国际区划格局,另一方面,表示可以归还较小的歯舞诸岛和色丹岛,日本一直拒绝。

      如果从更早的160年前的1855年,日俄两国签署《日俄和亲通好条约》来看,两国约定海峡以南称为南千岛群岛,归日本所有,日本在南千岛群岛设置行政区划。明治维新后,日本北海道官员主张放弃遥远的库页岛,转而加快开发北海道,于是在1875年,日俄在当时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签署《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日本放弃库页岛的主权予俄罗斯,以换取整个千岛群岛的主权,自此北千岛群岛也并入日本版图,令日本的版图向北扩展至与堪察加半岛只有11公里距离的占守岛。日本拥有整个千岛群岛主权,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

      2006年8月16日,俄罗斯巡逻艇向接近争议地区的日本渔船鸣枪示警,并且击中了一个渔民的头部致死,成为了此争议地区的第一个牺牲者,日本舆论群情汹涌。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