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日本教官教解放军抵近炮击:在战场上立下战功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9-06 21:00:54

      据日本晋人社出版的《冰冻大地》一书披露,1945年日本投降后,大批日本官兵放弃遣返回国的机会,转而加人解放军,在中国内战中发挥独特作用。就解放军序列而言,参加第四野战军的日本人最多,主要是四野所在的东北战区当初是日军驻扎最密集的地区。当然也有例外,祖籍日本九州的原日本炮兵军官日向胜就参加了山海关内的解放军,并一路晋升当上团长,他在参加解放军的日本人中绝对是佼佼者。

1.jpg

      逃出国民党收容所

      1942年,从日本陆军官校炮科毕业的日向胜被派到侵华日军第34师团,以少尉衔驻守淮安,那一带活跃着陈毅、粟裕领导的新四军主力。由于新四军擅长游击战和发动群众,日军只能勉强“保点固守”。令日军恐惧的是,随着新四军活捉的日本俘虏逐渐增多,经过思想改造的“新日本人”加人反战同盟,专门向自己原先所在的部队散发传单,开展反战活动。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日向胜清楚地记得,部队点名时有一多半人已经消失,其中不少是自愿向新四军投诚的。

      在津浦路沿线,国民党和共产党展开对日军受降的“竞赛”,尽管国民党军抢占淮安,但城外大片区域却处于新四军控制下。由于国民党不放弃消灭新四军的念头,陈毅等领导人决心不让皖南事变重演(1941年国民党军偷袭新四军总部),积极作好自卫反击准备,其中建立炮兵部队成了当务之急09月,日本反战同盟成员秘密进人淮安城活动,呼吁呆在国民党收容所里的日本官兵投奔新四军。结果,100多名日本士兵和包括日向胜在内的8名低级军官决定参加新四军。

      1945 年底,由新四军改编而来的华中野战军创办了延安工农学校华中分校,日向胜被任命为炮科总负责人。在华中野战军领导的支持下,日向胜走遍各主力部队,寻找 “尖子战士”(即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士兵),因为炮兵技术需要几何知识,没文化肯定学不好。经过一番努力,1946年2月,华中野战军首支正规化炮兵教导队成立,编制约1200人,教学装备就是日军遗留的巧门41式山炮。为尽快提高技术素养,日向胜主张炮兵教育必须从头开始,他与原日籍老兵、中国翻译一起编写教材,制造教学工具。不料没过几个月,和他一起参加新四军的其他7名日籍军官都北上支援东北民主联军去了,日向胜的工作压力更大了。

      参与围歼第74师

      正常的炮兵教学没能维持多久,1946年7月,国民党调集50万大军对苏北解放区发动进攻,华中野战军立即将炮兵教导队纳人军部直接指挥,日向胜被任命为作战参谋(连级干部)。出于诱敌深人的目的,华中野战军在予敌迎头痛击后,主动将部队转往地形更有利的鲁南山区。到1947年初,包括日向胜在内的华中野战军主力撤到山东省,并与山东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按照日向胜的话说:“国民党是伸拳打人,共产党是运气准备打人。”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