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一天,部队领导说要“检验”我的训练成果。他把自己的茶缸放在距离我300米开外的地方,问我是否能击中。没有实战经验的我毫不示弱,一口应允。子弹对于部队来说弥足珍贵,我采用了点发,每次只发两枚子弹。“哒哒、哒哒”,四枚子弹击发完毕。我飞快地冲过去,小心翼翼地端起茶缸。看到茶缸上的两个窟窿,我的心快跳到了嗓子眼儿:通过了检验!我终于可以拿着机枪上战场杀鬼子了。
就这样,我成了36大队的第一名机枪手,每天晚上我都抱着枪睡觉。我的射击技术很好,敌人一旦被我发现,就不会逃过我的子弹。
1940年冬,部队驻扎在八宝山半山腰上。有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日本鬼子在汉奸的带领下爬上山偷袭。那时,恰好我的机枪坏了,不能使用。战斗中,我的左腿膝盖不幸被打中,听从组织的安排,我和几位受伤的战士被送往阎家坪。后来得知,在邻村两个兄弟部队支援下,当天来偷袭的105个敌人,最后剩下不到5人,带他们上山的3名汉奸也全被抓获。
讲述·儿子
父亲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我叫范继武,是范润的独子,1955年生人。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从抗美援朝战场回来并转业,但从我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父亲是当兵出身。
我从小就觉得父亲是个英雄,心中很自豪。那时的理想也是长大了一定要去当兵,要去保卫祖国。这是我的想法,也是父亲的愿望。我的名字也是根据这个起的,“继武”,父亲也是希望我能“继承武功”。
可是实现我当兵的梦想并不顺利,15岁的时候,赶上文革没学上,我就去当工人了。但是心里老想着当兵这事,1976年,在当了5年工人后,我终于当上了兵,成为南口空军后勤部队的一名军人,之后我一直在部队,直到退休。
从15岁参加工作后,我和父亲就没在一起生活。父亲复员转业后,先是被分配到内蒙古,后调到山西省临汾市314地质队工作,直到退休。尽管这样,父亲对我的影响依然很大,他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一直喜欢着军人这个职业。虽然和平年代的兵和父亲那个年代的兵,差别很大。但是穿着军装,总觉得心里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