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主战武器装备品种口径纷繁复杂的状况不啻是后勤保障的噩梦,并直接导致中国军队整体协同战力异常低下。
如果说装备的乱是困扰当时中国军队装备与后勤的一大痼疾的话,那么另一大顽症就是“少”。无论是精锐的中央调整师还是简陋的地方新军阀杂牌军,缺枪少弹一直是困扰中国各方武装力量的大问题。
以当时最精锐的中央军德械88师为例,全师也只有4000多支步枪,70多挺重机枪。整编过后的主力部队尚且如此,还没有来得及整编部队也就不用说了。
抗战前贵州军阀的部队中,有一部分士兵还居然是手持大刀长矛作战的,最多身上背几个手榴弹,这种士兵在贵州叫做徒手兵。
几十万川军武器装备也是极为缺乏,如台儿庄作战的川军,出川以后步枪和手榴弹都严重不足,一些新兵是赤手空拳的。川军没有武器就无法在战场上与日军作战。为了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他们迫不得已在山西抢劫了阎锡山晋军的军火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