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百灵庙大捷:打破日军内蒙建“大元国”野心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02 10:36:05

  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在我国北部边疆——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一带,发生过一次震惊中外的抗日战役。晋绥军胜利收复百灵庙,史称“百灵庙大捷”。百灵庙大捷真正的价值在于:直接挫败了日军在内蒙建立傀儡国“大元国”的企图。

  1936年11月20-24日,国民党绥远省主席兼35军军长傅作义将军采用奇袭制胜、先发制人的方法,向百灵庙发起全面进攻。

  激战至24日上午,晋绥军将敌军歼灭大半。日本特务机关长盛岛角芳、顾问烟谷草以及伪蒙第7师师长穆克登宝最后狼狈逃窜,晋绥军胜利收复百灵庙,此为“百灵庙大捷”。

  中国北方历史上有过很多少数民族政权。近代史上,由于清朝“满蒙一体”的统治政策,蒙古王公仍旧握有相当大的势力和影响。日本人以此企图扶植蒙古族的傀儡军队,建立傀儡政权,用一个一个小的傀儡政权,像蚕吃桑叶那样一口一口地侵略中国。

“百灵庙大捷”后当时报纸上傅作义将军

  1932年,日本人在东北制造出一个“满洲国”后,企图进一步制造出一个“大元国”,地点则选在长城以北的西部内蒙古地区——相当于原来的绥远和察哈尔省,首都则选在绥远省的百灵庙。

  建立大元国,日本帝国主义依仗的对象是亲日的地方分裂势力即蒙古贵族德王和土匪李守信。日本人利用德王和李守信组织了一支叫做“伪蒙军”的队伍,由日本关东军直接豢养。

  1936年10月,国民党中央政府获悉日本侵略军准备进攻绥远省,遂派遣陈诚飞到太原,与阎锡山达成共识:中央军和晋绥军各出兵15万人,合兵30万,奔赴绥远抗日。

日本投降仪式,冈村宁次递交投降书

  11月16号,蒋介石给阎锡山发电报,指示其占领绥远重镇百灵庙和商都。阎锡山派麾下大将傅作义攻打百灵庙,另给蒋介石回电,要求中央军增兵5万,拿下雁北。

  日本方面和伪蒙军队得悉中国军队要进攻百灵庙,赶紧增加兵力。傅作义得到伪蒙军增兵的情报,有些担心,给国民党中央军事决策机构发去电报,请示机宜。最高军事当局指示:利用夜战,拿下百灵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