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多数乘客都没有机会看窗外风景,因为大三角机翼挡住了一大半向下的视野;
4.全程大多数时间在15000米高空,如果你有幸坐在靠前的窗边,能看到与平时不一样的风景,因为普通航班的最大飞行高度是10000米;5.协和飞机的2倍音速巡航速度比地球自转速度还快,所以抵达时间往往比起飞时间早,所以英航的宣传口号是“未出发就到达”(Arrive before you leave);
6.整个旅途中你都没有机会睡觉,除了因为速度快横跨大西洋只需三小时(普通飞机要7小时),还因为全程都沉浸在超音速飞行的兴奋中,特别是机上显示屏提示超过2马赫(2倍音速)时全体乘客一起欢呼,你是没有心情睡觉的;
7.由于票价的原因,你在协和飞机上基本见不到廉价航空中各种常见的低素质乘客现象——1982年法航从巴黎到纽约的来回机票价格是3900美元,2000年为8148美元。
英航的协和飞机客舱
它设施豪华,数量稀少,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能够满足人类生来就对速度的需求,也满足了高端人士对时间的苛求。照说来应该是长盛不衰,在利润丰厚的同时还被世人趋之若鹜,当做身份的象征才对,就像今天的女士们对LV、Gucci一样。可是为什么却在出了一次事故之后不久就被航空公司狠心抛弃?答案应该是生不逢时,死也不凑巧。
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正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鼎盛时期,人们对奢侈品有着旺盛的需求。协和飞机在研制初期就得到了各国航空公司超过100架的意向性订单,仅仅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上,英法两国通过一部宣传片就来超过70架的新订单,前途看上去一片光明。
燃油效率对比
但是超音速客机超高的油耗、起飞噪音、音爆等一系列问题给协和飞机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而70年代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更是让协和飞机丢掉了英航和法航之外的所有订单。即便英航和法航也是在本国政府的强买强卖之下才服从的,其中两架英国政府以1英镑价格卖给英航,代价是80%的利润要交给政府。资料显示,协和飞机要售出至少64架才能保本,结果只卖出十几架,巨额的开发成本根本无法收回。好在协和飞机并不缺少顾客,英航的协和业务一直都保持盈利,而且协和飞机的乘客也普遍认为票价物有所值。但超音速飞行的油耗和维护的成本实在太高。从燃油效率上看,协和飞机每位乘客每百公里油耗是16.6升,而巨无霸波音747-400的这个数据是2.6升。协和飞机飞行12000小时后,需要进行为期十个月的大修,每次费用达到一千万美元,让航空公司也没有欲望为它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