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岳字松卿,京兆府人。南宋初,陕西陷落,姚岳逃奔四川,于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考中流寓进士。岳飞因本人姓岳,母亲姓姚,大家都知道岳飞是个孝子,所以见到前往南宋行朝的姚岳后,大喜,辟为属官。
后来,岳飞获罪,姚岳却极力避嫌,矢口否认曾为岳飞属官。《宋史·本纪·高宗》载:"(二十五年六月)癸卯,以言者追谮岳飞,改岳州为纯州,岳阳军为华容军。"提出这个建议的是谁呢?就是姚岳!为了进一步与岳飞划清界线,他竟然提出了这一堪称"史上最荒唐的建议",而高宗竟然采纳
据南宋王明清《玉照新志》记载,岳飞被杀害后,除岳云随父遭冤杀外,其余子孙亲属被流放到蛮荒之地,朝廷每月仅给少量米粮,条件恶劣,生活艰苦。即便是对于这样遭受灭顶之灾的家庭,当时仍有一位漳州知州上书,建议朝廷取消对岳飞亲属仅有的一点米粮供应,以斩草除根,真是卑鄙龌龊至极。影视剧中的岳飞
枢密院编修胡铨上书宋高宗,请求斩秦桧,为岳飞鸣冤雪耻,结果被秦桧贬谪海南。布衣刘允升、知浃纷纷上书朝廷,要求释放岳飞,被秦桧及其党羽下大理寺处死。上至朝官同僚,下至布衣百姓,他们都齐了心似的为岳飞鸣冤,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并无丝毫畏惧和退缩,这既体现了他们不惧强权的勇气,也体现了岳飞在士大夫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宋史·岳飞传》载,岳飞系狱,韩世忠抱不平,秦桧说:"岳云写给张宪的策反信虽未查明白,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这说明,韩世忠虽不偏袒岳飞,但他心存正义,希望看到证据。
岳飞塑像
狱卒隗顺,非常同情岳飞遭遇,岳飞遇难后,他将岳飞尸体偷偷抱出,掩埋于杭州栖霞岭,他担心被发现获罪,一直不敢声张。临死之际,他才把儿子叫到跟前,告诉儿子偷埋岳飞一事,还说:"将来岳飞必有昭雪的一天,到时朝廷若雪此冤案,必悬赏求岳飞遗骨,届时你可向官府如实相告,坟上植有两棵橘树,岳飞身上有他原来佩戴的玉环,棺上铅筩刻有'大理寺'字样,均是我埋葬时特意做的记号。"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继位,随即为岳飞平反,依礼改葬,不知原葬处,果然悬赏求尸。隗顺的儿子报告,才使岳飞之墓堂堂正正地出现在后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