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宋美龄和美国朋友合影,埃玛·米尔斯摄(见于托马斯·德隆着《蒋夫人和埃玛·米尔斯小姐》英文版,原件藏于美国韦尔斯利学院档案馆埃玛·德隆·米尔斯档案
1 月底,HK 自北京到上海,再次看望了宋美龄。母亲倪珪贞不想要宋美龄嫁给他。见过几次面后,宋美龄就拒绝再与之相见,甚至避免出席HK 有可能在场的所有晚会。但6 月28 日中午,宋美龄与HK 还是不期而遇了。当时,宋美龄想逃走,却被好友林方慧(音)拉住,面对HK 她表现得生硬而冷漠,HK 几次试图缓和气氛,却因宋美龄的态度而冷了场。第二天是林方慧的婚礼,宋美龄因父亲宋耀如刚刚过世不宜担任伴娘,当她知道HK 担任伴郎后感到暗自庆幸,因为她不想和HK一起尴尬地踏上红地毯。宋美龄心如止水,HK 却并未放弃。为了接近宋美龄,他开始去宋家做礼拜的教堂。HK 刻意的追求和接近,让宋美龄非常生气,若是HK 坚持这样做,那么她只好呆在家里不去教堂。后来,这位HK 加入了宋家所属的教会,两人见面却不说一句话,由朋友变成了陌路。HK 的积极攻势,不仅没能如愿,反而招致了宋美龄更强烈的反感。自此以后,宋美龄的书信中没再出现过这位让她头疼的HK。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
在拒绝HK 的同时,1918 年有两位男士先后走入宋美龄的视野,其中一位留过美,但早已结婚。爱上已婚男士,并非她的初衷,只是遇上了就由不得自己了。1918 年4 月,宋美龄一边忙于照顾重病的父亲、料理家务,一边为喜欢这位已婚男士却不能嫁他而痛苦。尽管宋美龄和这位男士彼此喜欢,但他俩谁都不能做不体面的事。另一方面,宋的家人也反对离婚这种事情。面对无望的爱情,宋美龄觉得“真是糟透了”。但痛苦归痛苦,宋美龄还是非常理性地了结了这件事情,她最终选择了放弃。一年之后,宋美龄反思这件事,认为自己爱上一个不能结婚的人是十足的愚蠢。
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人, 宋美龄觉得很难让自己嫁给其他男人,即便结婚也不是为了爱。此时,一位年长15 岁的优秀男士向宋美龄求婚。宋美龄明确告知对方不爱他,而且永远都不会爱他,但出于喜欢可以考虑是否要嫁给他。在宋美龄眼中,这位优秀男士是个绅士,善良、体贴、文雅,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并且很富有。更让她心动的是,如果嫁给这个人,能和他一起管理数以百计的工人,可以在员工教育和社会进步方面做些伟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