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6月4日《凤凰大视野》节目播出“ 林海雪原:东北剿匪记(六)”,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谢文东人称谢保董,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之一,当时呢,依兰一带治安环境不好,胡子很多,谢文东呢,就在自己架子周围修了高大厚实的围墙,还特地买了两支手枪,四支大枪,教全家人使用,以备胡子来的时候看家护院。谢文东还掌握着土龙山区,人数最多的由30多人组成的,第五保自卫团。 1925年38岁的谢文东,携全家来到依兰县土龙山区黑嘴子屯,投靠他表叔关明林,仅用了四五年的时间,他不但由租人地种的佃户,变成了有近百垧土地的大粮户。而且呢,还当上了其他大粮户当不上的保长兼自卫团长,可见他在持家为人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 解说:1934年3月9日,农历的正月二十一,酝酿已久的土龙山农民起义终于爆发。这天早晨,由各保的自卫团成员组成的,数人暴动队伍在太平镇东门外集结完毕,谢文东下令立即开进镇内。 陈凤岐(91岁):我们家我父亲、我大哥、我二哥、我老叔,都参加他的,都参加谢文东这个暴动,土龙山暴动。凡是种他的地都跟他出来了,我们那时候,小孩那时候,我们是在后边跟着。 解说:声势浩大的暴动队伍所向披靡,不废一枪一弹,就占领了太平镇伪警察署和商团。除了署长史文志逃跑外,其余的伪警察全部当了俘虏,消息传来,极大的振奋了土龙山百姓的斗志。不但当地农民积极参加,就连附近的各路抗日队伍闻讯后,也纷纷赶来加入暴动队伍。此时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万多人,农民暴动的消息,很快就传到驻依兰的日本关东军那里。 梁玉多(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日本听说以后,它要镇压啊,它派了一个饭塚大佐,他带了几十人,人不多,他认为就是几个毛匪,几个草民,能有多大事,用不着太多的部队,或者吓唬吓唬,示示威,这事就平息了,就是他没带多少人。但是,到白家沟被伏击,都打死了,还俘虏了一些,这样日伪当局它才认识到事态严重,调集大部队来镇压。 解说:3月10日早晨,日本关东军第十师团六十三连队长,陆军大佐饭塚朝吾带5辆汽车,100多名日伪军来土龙山镇压。谢文东得知情报后,派曹子恒、景龙潭等人,带领队伍在太平镇西白家沟一带伏击了前来镇压的日伪军。当场击毙了饭塚大佐、铃木少尉。还俘虏了伪警察大队长盖文义。同时,缴获机枪5挺、步枪10余支,子弹数千发。土龙山暴动胜利的消息震惊了国内外。 当时上海的《大公报》和美国的《纽约时报》,法国巴黎的《救国时报》等国内外媒体,都报道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谢文东一跃成为了颇有名气的抗日英雄。不久,谢文东又把参加暴动的队伍,命名为“抗日民众救国军”。当时,原东北军系统的抗日义勇军已经失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还没有形成,谢文东这支抗日民众救国军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人民的抗日信心。 两天后的3月12日一大早,日军调集大批部队,对土龙山附近的屯落进行疯狂的反扑,民众救国军上下义愤填膺,谢文东当即派人到黑山嘴子,将自己家的房子、大院套,以及所有的家产付之一炬,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面对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关东军凶残的扫荡,民众救国军冒死顽强抗击着,终因寡不敌众,谢文东只好带领队伍,撤向勃利深山老林一带,在横岱山、孟家岗等地,谢文东与日军展开了游击战。 梁玉多:谢文东带着这个部队,撤出以后,就被日军围追堵截、人越打越少,谢文东就感到很苦闷,不知道出路在哪,当时有人给他出主意,就是你可以把队伍带到虎林、饶河那边,可以从苏联那边借军火,苏联可以接济你军火,他费了很大的劲,突破重重封锁,到了虎、饶地区以后,当然根本那是不现实的,也没借来军火,后来只好又回来。回来以后,就逐渐逐渐已经剩百八十人了。人越来越少,越打越少,他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解说:去苏联借军火不成,部队人员大减,弹药也将用尽,部队士气低落,大有动摇之势。到了1935年1月,为了躲避日军的发现,谢文东率部转移到了方正县境内的深山中,重新安营扎寨。 也正是这次“挪挪窝”,谢文东见到了李华堂,这是他抗日生涯的重要转机。 梁玉多:这个时候,抗联做了他的工作,就是赵尚志的第三军,这个是谁呢?是李华堂,就是抗联地九军后来变成,给他牵的线,他见了赵尚志。抗联就帮助了他,给他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很大的帮助,所以他逐渐逐渐又恢复了相当的实力,变成抗联第八军。谢文东还加入过共产党,也是共产党员。 解说:1936年9月18日,正是“九一八”事变5周年纪念日,共产党把谢文东带领的民众救国军,正式编为抗联第8军,谢文东当上了军长,这也是谢文东最革命的时期。 1938年,日伪当局实行“大检举”,大肆搜捕、屠杀抗日民众,三江地区的抗日组织几乎全部遭到破坏。这些日军在大批伪军的配合下,对抗连部队进行反复的“篦梳式”的搜索,通过“归屯并户”,修建“集团部落”等手段,实行经济封锁,以断绝抗日联军的物资供应和情报来源。此外,日军还加紧了诱降工作,除了动用飞机在抗日联军出没的山林地带,撒传单之外,日军还将叛变的抗联人员再派回部队,让他们现身说法、鼓动投降。 到1938年底,谢文东领导的八军大部分叛变投敌,全军只剩下几十人,躲在勃利县的深山老林里。 解说:对于谢文东及其部队,日伪当局一直采取“剿”与“抚”并用的策略,而且日军的劝降非常有耐心,不急于求成,也不惜花费代价。为了诱降谢文东,日伪当局还专门成立两个特务工作班,派联络员上山进行劝降。 梁玉多:谢文东当时很犹豫,因为他是土龙山暴动领导者,和日本战斗了五年,他担心他坚持下去又不可能,他这个人又没有去勇于牺牲的决心,又不想去死,又不能斗争,所以他思想也有点动摇,但他害怕。他不知道日本会怎么,如果他投降了,日本会怎么处理他,所以这个劝降人就给他吃了安心丸,说是你看你的部下,你的一师师长秦秀全,现在已经委任为什么什么,森林大队大队长,你的那些部长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所以你也一定会那什么什么,给了他很多保证。所以说他这时候就是软骨头了,就为了保命,他就下山投降了。 解说:日军对谢文东的投降给予高规格的待遇,谢文东投降后,日军把他接到伪满首都新京长春,和日本首都东京参观。日本天皇裕仁还接见了谢文东,肥头大耳的谢文东受宠若惊,多次在日本人面前,对自己过去的抗日行为表示忏悔,甚至跪在了日军的忠魂碑前低头默哀。 梁玉多:所以他很害怕,所以说在新京长春坐电梯的时候,吓得尿了裤子。事实上,日本并没有在他的人身上面,没难为他,因为很好的宣传材料。当时的报纸,都做了大标题的报道。 解说:谢文东叛变后在抗日联军内部和社会上带来很坏影响,部队内部一些不坚定分子开始动摇,老百姓甚至猜测这支抗日队伍,不久将被日军瓦解。为了以正视听,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赵尚志,发出了缉拿谢文东等投敌分子的通缉令。也许是无颜见江东父老,日本人满足了谢文东的要求,把他转送到了勃利县,给他盖了5间砖瓦房,还划给他40垧熟地和牧场,并委任他为勃利县日满协和会名誉会长,鸡西城子河煤矿把头和劳工大队长。从此,谢文东变成了日本人的忠实奴才。 梁玉多:为了完成日本人给他的任务,所以说他对劳工小恩小惠做得很好。我是劳工大队长,我按理说应该是个作威作福的人物,但他不,他有病亲自给你熬药,行使小恩小惠,经常地。所以说这些劳工们都很听他的,都好好干活。可能事实上比克扣劳工的汉奸还要坏。 解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正带着劳工在密山山里为日军采集松脂的谢文东听到这一消息后,急忙带着这批劳工回到勃利,他一面以闭门养病为由,一面静观时局的发展。 梁玉多:他也不知道形势会怎么发展,所以说就是“潜伏”起来了,他一度派他儿子到哈尔滨买房子,他想离开那个地方,因为他又当过汉奸,又怎么怎么样,他也不知道不管谁当了什么政权,会怎么样他,所以他干脆换一个地方当老百姓,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 解说:1945年10月25日,孙靖宇率部来到佳木斯,谢文东大吃一惊,国民党没来,倒先来了八路军,为取得一个合法身份,不久谢文东同意了共产党的收编,被委任为富锦地区三江人民自治军司令。在共产党对谢文东等地方武装,收编加委的同时,合江境内的国民党地下组织,也在暗中拉拢和收编这些队伍,谢文东等人又都在暗中,接收了国民党的委任。11月26日,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攻占锦州之后,又增加兵力,分兵急进,短期内大有占领全东北之势。“国民党猛烈进攻,共产党不支后退”的消息传到合江。这些“明八路,暗中央”的组织,都跃跃欲试,准备马上起兵迎接中央军的到来。而谢文东老谋深算,他并不不急于起兵,而是在暗中招兵买马,搜集武器,囤积粮草,等待时机。12月中旬,怕共产党调虎离山的谢文东,把队伍带到驼腰子一带,接收了国民党特派员的委任,将谢文东的部队,编为国民党第十五集团军第一先遣队,并委任谢文东为上将司令,就任国民党的上将司令后,谢文东踌躇满志,要与八路军打一仗“抖抖威风”。由于谢文东的名气很大,合江一带有些土匪武装也纷纷投靠他。不久,谢文东的队伍发展到了4000人之多,并控制了勃利全境,及林口、宝清、依兰、桦南等地。 梁玉多:就是他这个部队人数很多,共产党也高看他,也是过高估计他实力了,所以看他有这么多人,认为他是,在地方是老资历,有一定的盘根错节的势力,所以说当时合江省也是高看他了。但事实上他战斗力并不强,打几仗他都败了,所以说他才带着小股人跑到山里。 解说:1946年11月的一天,贺晋年司令员和359旅谭友林副旅长,来到三道通。了解到谢文东的情况后,决定派一支精干的小分队进山消灭谢文东。 梁玉多:因为他很有经验,谢文东在山里呆了多少年,外号叫“老山混”。所以说他在山里打游击是很有经验的,所以说抓他也是不容易的。当时共产党大部队到处抓他,但是他把三江自治军大部队也耍得团团转,开始。你大部队来,我就分散开以后,他认为你地形不熟,他熟。 解说:11月19日,副连长李玉清带领一个排的兵力,化装成土匪,背粮带锅,在向导陈铁脚的引导下出发了,谢文东很狡猾,有一套我停则扰、我动则跑,我力小他便咬的游击战术。八路军围剿了好几天也没捉到谢文东,眼看牡丹江就要封冻,一旦封冻,几百里长的江面很难封锁,谢文东跑到对岸就很难抓了。为了赶在牡丹江封冻之前抓住谢文东,八路军兵分多路,加快搜剿和封锁牡丹江沿岸。 梁玉多:我把我的部队分散,反正你得吃饭,我不追着你,你愿意哪跑哪跑吧,然后我把所有的居民点都派上兵,多的地方多派,少的地方少派,就一户人家我派一个班,有一挺轻机枪。这样谢文东就没有饭吃了,你到哪去吃饭,你得解决粮食问题啊,你到哪都有人打你,这个他士气就不行了。 解说:很快,剿匪部队占领了牡丹江所有渡口,骑兵部队在各个渡口之间往返机动,互相接应。整个牡丹江西岸封锁得像铁桶一样,进山的小分队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搜剿,并沿途烧毁了土匪的密营和粮食。几天后,谢文东带领土匪,秘密地从五道河子下山,准备从五虎嘴子 偷渡牡丹江,被埋伏在这里的剿匪小分队,一顿射击打了回去。谢文东不死心,便带领匪徒往北奔走,他知道北面有一个能能沟,只有一户人家,从那里可以过江。不料,刚刚接近能能沟,又被小分队一阵猛烈扫射打了回去。原来就在这一户人家里,八路军也驻守了一个班,谢文东只好又逃回深山密林里。 武伦达(佳木斯地方志办公室编辑):发现谢文东行迹以后就开始追击,谢文东被撵的钻进深山老林里,几天都吃不上饭。 解说:这些天,谢文东手中的小铜佛也不灵验了,在深山密林里连钻了几天,他天天对小铜佛磕头乞求,却是天天受挫。此时,精疲力竭的谢文东又掏出小铜佛,摆在地上,拿出卦书对土匪们说,在算一卦看看运气,他一本正经地摇了一下,打开卦书一看,高兴地叫了起来,好啦,好啦,三天之内就封江,我们可以过江东了。 衣林(佳木斯市党史研究室调研员):那年冬天十二月份就不封江,特别暖和那年冬天,谢文东都没想到,就那年就没冻,我军都在骑马,马过来没事,所以就那年没冻,所以谢文东他们就没跑了。 解说:三年过后,牡丹江仍然是川流不息,没有封冻的迹象,谢文东的“神卦”不灵了,土匪们成了强弩之末。与此同时,八路军还加强了政治攻势,凡是土匪可能经过的地方都贴上标语,宣传八路军的俘虏政策。在残酷的生死存亡面前,一些土匪便开始动摇,丧失斗志,陆陆续续下山投降。 梁玉多:其中有两个人,糊里糊涂就走到追缴小分队这碰上了,他们都已经几天几夜没吃饭了,已经都快饿昏了,一看有人吃饭就跌跌撞撞过来就要饼子,这些人也就给他两个饼子,这两个人,给他两个饼子,他们两个狼吞虎咽就吃了,也没过多考虑给他饼子的是什么人?两个饼子下了肚以后,有点缓过神来了,他一看这些人,有点警觉,完了其中一个人叉出一个“八”这个形,说“你们是不是这个”,八路嘛。追缴这个李玉清,当时是带队的,那你咋知道我们是这个?就这个“八”的手形,八路嘛,他说看看你们干净的脸,白白的牙,他们这一看还真两样,土匪他在山里头饭也吃不上,也根本不可能有洗澡、剃头,这些什么都没有,饿得半人半鬼那形象,完了这些人说我们确实是这个,八路。这两个人就跪下了,说那就再给两个饼子吧,要杀要剐,就枪毙也得让我们吃饱,要不饿死当鬼也不好托生,就是这么说的,这就给他两个饼子。 解说:11月20日,谢文东带着5个土匪,气喘吁吁地来到五虎嘴子,再也挪不动步了,索性都躺在了地上。过了一会儿,他的卫士汤二虎站起来,有气无力地对谢文东说,我快饿死了,我得投降。 梁玉多:卫士说,老谢你降不降吧,反正我是降了。国民党中央军再好,现在我要饿死了,我得先活命,活一天是一天,反正我是不跟你扯这个了,这个卫士就下山了。挎着两个轮盘枪,他们都是苏式的枪,苏式轮盘枪,挎着两个轮盘枪,还有这个,好几个枪就下山了。正碰上找他的这个部队,一问,说谢文东就在哪哪哪呢,赶紧就去了,但是又扑空了。 解说:李玉清分析,谢文东好几天没吃东西,估计不会走多远,小分队便一个树丛、一块岩石地向前搜去,忽然发现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山坳里,有一间小庙堂。庙堂前跪着一个大胖子正在祈祷。 梁玉多:结果从周围这么一转,他确实没走多远,正在小庙跟前拜佛呢,求佛保佑,正在那跪着呢,撵他的兵就到了,就把他抓住了。 解说:这一天是1946年11月20日,23日,林彪来电嘉奖,活捉谢文东的消息迅速传遍东北大地,一些老人感叹地说道,八路军真行,神仙都做不到的事,八路军做到了,日本鬼子的时候,搜山搜了4个月,连个影都没瞧见,后来还是谢文东自己出来投降的。活捉谢文东后,八路军把他押到四道河子时天色已晚,便安排谢文东临时住下,贪生怕死的谢文东为了保住姓名,他绞尽脑汁,想法设法地向八路军求情,一到驻地,谢文东便迫不及待地哀求小分队,替他给合江省主席李延禄写封信。念在当年一同抗日,两次结拜的情分上,能给父子俩一条生路。 梁玉多:同时抓的还有儿子,他的儿子,放了我们父子一条生路,我对八路军报不了今生报来世,这是他信里的原话。我对八路军报不了今生报来世,就是乞求留命,但是没被允许。 解说:谢文东见求情被拒后便明白后果极为不妙,保命只能寄希望于逃跑,而今晚正是逃跑的好机会,半夜,老奸巨滑的谢文东,以解手为由要看押人员为其松绑。 梁玉多:他想跑啊,然后他要求上厕所,看押的人请示,不行,不行他说那我要大便,不能在外面,大便也在屋里。他说,那不行,那有味,有味也在屋里,就怕他跑啊,到底也是没让他出这个屋。也没让他得逞,也没跑了。 解说:第二天早上,八路进的一个骑兵连将谢文东父子押到依兰县城,为了扩大影响,震慑“中央胡子”,谢文东父子被绑在财神庙前示众。《合江日报》以“依兰展览胡匪头,万人争看谢文东”为题,进行了报道。12月3日,谢文东又被押到勃利进行公审大会。开宣判大会那天,远近40里的老百姓都赶来参加大会,到会的百姓达2万人之多,宽阔的会场挤得水泄不通。由于群情激愤,要控诉的百姓很多,使得时间被迫延长。大会宣判后,当场枪毙了谢文东。此时,谢文东整60岁。 武伦达:枪毙以后就把它的首级就给取下来了,取下来以后拿到,因为当时老百姓不知道谢文东究竟死没死,就是咱们就得把首级拿到各个县,各个市去进行枭首示众吧,就老百姓才知道谢文东确实已经死了。 陈晓楠:就在枪毙谢文东的一个多月之后,当年活捉谢文东的剿匪英雄李玉清,却出人意料的叛变投敌了,成了土匪。后来被八路军捉住,在方正县枪决了,李玉清叛变的原因很简单,匪首李华堂手下有一个叫杜芳庭的旅长投其所好,答应呢,给李玉清讨个老婆,这样把他拉下了水。部队领导事后分析李玉清叛变的原因,一个呢,是当年在白区搞侦察,李玉清可能染上了一些坏习气。二,就是50多岁的人了,受部队的“五八团干”结婚的限制,党龄、年龄都够,可是呢,不是团以上的干部,不能结婚,这种种的因素合在一起,最后,李玉清由剿匪英雄,又变成了共产党的阶下囚。明天同一时间,请各位继续关注,八路军围剿东北土匪的故事,明天见。
活捉匪首的八路军剿匪英雄为何叛变?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9-15 13:46:03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0
上一篇:丘吉尔:德黑兰会议上没拉拉链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热点关注
- 1971年8月28日 台湾掀起“保钓运动”
- 人奶喂猪取肉 中国古代帝王吃的是有多奢侈
- 给中国留住了它慈禧太后对中国最后的贡献
- 惊!黄飞鸿认识“十三姨”因被当场打耳光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罕见的败仗:十三翼之战险些丧
- 揭秘:民国时四大家族不为人知的豪门恩怨
- 战犯黄维:共产党抗日从三万人抗到一百万!
- 毛泽东认为比林彪厉害的人是谁?
- 勾魂摄魄!看古代令人闻风丧胆的六大刺客
- 史上最牛老丈人:给三个皇上做岳父的人物
- 揭秘:蒋介石与大舅子宋子文之间的20年恩怨
- 好人难当:汤显祖因除夕放囚犯回家过年丢官
- 东吴孙权:古今帝王挖坟掘墓第一人
- 军史专家解谜“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称由来
- 爆料清朝四大残忍名菜:活烫骆驼 生吸猴脑
- 陈赓敢于直谏毛泽东 缘何惧怕彭德怀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3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