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禁止向南越国售母牲
秦始皇死后,中原地区反秦起义四起,其时任嚣生了大病,但中原形势突变让任嚣十分着急,急召赵佗到病榻前,告诉了他项羽、刘邦、 陈胜、吴广一班豪杰已反秦,并相继拥兵自立。任嚣嘱赵佗派兵断绝军事要道,做好准备,南越北依山险,南接大海,东西几千里,完全可以单独立国,并确认赵佗为他将来的接班人。
谁知任嚣命不该当国王,不久便病死了。赵佗接掌了南海郡。本来赵佗就有雄心大志,任嚣的“立国”计划正合其意。不久赵佗断绝了经由五岭通往岭北的秦开新道,堵住了中原农民起义战火向岭南蔓延的趋势,南越成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
就在刘邦大败楚军,项羽在乌江自刎之后,刘邦正在山东汜(sì)水之阳准备登基称帝之前,赵佗率先当了“皇帝”,他宣布建立南越国,并自立为南越武王。
南越国的建立为促进南北文化的交流,提高南越人的生产、生活水平,改变越人野蛮的风俗,比如杀首子、食人等恶习,起到了重要作用。广州等南方城市能有今天,与当初吴芮首筑长沙城一样,赵佗也是功不可没。
但是刘邦的大汉王朝一稳定,岂容赵佗在自己的身边称王称霸?于是刘邦开始想主意,与对付当初封授的七个异姓王一样,想搞掉南越国。刘邦先是收降其为自己的诸侯王,后是灭南越国。
赵佗并不买刘邦的账,汉高祖十一年(前176年),刘邦派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汉,赵佗接受了刘邦赐给他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国变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国,按时给当朝上贡。
刘邦死后,皇后吕雉成了汉朝事实上的女皇帝。她一改刘邦对南越国的安抚手段,使得双方关系恶化。汉朝中央政权对其实行经济封锁政策,禁止南越边境上的关市买卖铁制农田,就如美国今天禁止向他国出售尖端武器一样,输送到南越国的牲口,只准是公的,不准是母的,目的是破坏南越的生产。
赵佗见情况不对劲,便在三次派臣上书谢罪,要求解禁无效的情况下,发动了战争。他首先向进入南越国的门户——吴芮的长沙国发难,理由是吕雉“封杀南越”,是吴芮出的坏主意。
小小的长沙国哪是南越国的对手,很快便被收拾掉了几个县。同时,赵佗再次宣布南越国独立,尊称“南越武帝”,开始与吕雉平起平坐。吕雉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自然咽不下这口气,派兵前去攻打。上面推测的吴芮可能在征巢南越国途中死去,依据的就是这段历史。
首批前去讨伐的是隆虑侯周灶,他带着10万人马进入南越。但因为北方士兵水土不服,不适应南越一带炎热和潮湿的气候,加上山林瘴气,瘟疫流行,士兵纷纷倒下。幸好,双方僵持了一年多,不久吕雉病死,双方的战争才暂时停止。再后来,十六国诸皇帝同样青睐“虚冢”,多设假坟以迷惑盗墓者,十六国时期的帝王差不多全部实施秘葬制,如后赵始主石勒、武帝石季龙都给自己造了不少墓穴,石勒甚至是半夜出殡,葬他的人将棺材抬向黑夜的深山中。至今考古界很少发现这一时期的帝王墓,就与秘葬有直接的关系。
传说最广的是朱元璋秘葬一事。朱元璋临死时给指定接班人、孙子朱允炆留下口谕,要求后事从速处理。朱允炇很听话,在朱元璋倒头后的第7天,便将其下葬了,出现了中国古代帝王罕见的“速葬”,下葬那天,南京十三城门同时抬出了棺材,一起出殡。
最玄乎的说法是,因为男主人朱元璋秘葬他处,孝陵内只有女主人马皇后,马皇后独守空陵,常常伤心夜哭。朱元璋秘葬处,过去流行的说法是,在南京城西的朝天宫大殿下。但是,不论朱元璋到底葬在哪里,民间传说是真是假,朱元璋实行秘葬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不会空穴来风啊,至少他喜欢秘葬。
赵佗陵墓的反盗手段极具迷惑性,也相当成功,成功地迷惑了历朝盗墓贼,甚至把盗墓皇帝孙权也玩进了迷宫,终未找到。虽然人们极其希望发现赵佗墓,但至今还是无一点蛛丝马迹。
可能因为赵佗墓太神秘了,唐时便有人据此编了一篇荒诞的盗墓小说,名叫《崔炜传》。小说中的主人公崔炜得到仙人相助,进入过赵佗的墓穴,墓穴空间巨大。崔炜看到里面有各种极尽奢华的陈设和珍奇异宝,还看到了传说中的为赵佗殉葬的东瓯王摇和闽越王无诸所献的4位侍女。赵佗知道他进来后,还把齐王田横的女儿田夫人赏配给崔炜作侍妾,并赠送给他一颗西亚太食国的夜明珠。
不过,不久前,暨南大学一位历史系教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赵佗墓在唐代已被盗墓贼成功光顾过,根据就源于盗墓小说《崔炜传》。理由是盗墓小说所描绘的情景与下面将要讲述的第二代南越王墓的考古发掘所见,有着惊人的巧合,如果不是成功亲身经历和讲述,是无法写出《崔炜传》的。
赵佗墓被盗仅是一种学术上的假设,替代不了考古发现。如果赵佗墓真的没有被盗毁,还存在于某一个地方,我想它总会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两千年后二代南越国王墓现身
赵佗活得太久了,以至于他的儿子都死了,留下的王位只好由其孙子赵眜(mò)来继承。赵眜继位后,史称“南越文帝”。赵眜是第二代南越国王,在位仅十几年,公元前122年病逝,葬地在哪儿后人一直不知道,连盗墓贼也没有探出来。
但在20世纪80年代,赵眜的墓竟然意外被发现了,而且还完好无损。赵眜墓从未被盗过,这当与实施秘葬有关。如果孙权地下有知,肯定后悔死了,当初怎么就没往象山岗下深挖呢?
赵眜墓的发现也是一次意外。当时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准备在广州老城区北面解放北路越秀公园西侧的象岗上盖几幢宿舍大楼,在挖掘大楼基础墙坑时,一位民工在用力使用铁锄时碰上了硬物,震得虎口发麻,低头一看竟然是一大块头。
由此向下一探,发现了一块块成片相连的大石板——赵眜墓在沉睡了2000年后,横空出世了。
1983年8月25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广州市文管会、广东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三方组成的考古队,对赵眜的墓进行全面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有一枚金印“文帝行玺”最引人注目,原来这是南越国王背着汉朝中央政权私刻的,难怪后来吕雉对南越国采取经济封锁政策,原来其有二心。这些目前都收藏在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里。赵眜的墓室空间巨大,坑南北长10.85米,前部宽处12—13米,可谓巨穴,系从山冈顶部向下打了20米竖坑,再向四周开凿而成。内有四位夫人陪葬,巨穴中还有壁画和数间帏帐。这与《崔炜传》中崔炜所见极为相似,专家据此推测赵佗墓在唐代被盗墓贼光顾是相当有道理的。
三代南越国王娶了中原滥女
赵眜的墓被发现,在当时轰动了全国,也让2000多年前赵佗所建的南越国揭开了神秘面纱。
公元前122年,病重的赵眜自知将不久于人世,遂赶紧派人到长安传信给汉武帝当宿卫的儿子赵婴齐。赵婴齐于是向汉武帝请了“探亲假”回到南越国。同年赵眜病死,赵婴齐继王位。
孙权后来成功盗掘的南越国王墓,墓主就是第三代国王赵婴齐。
赵婴齐这个人夫妻运很旺,没去长安当宿卫之前,便娶了南越女人为妻,生了长子赵建德。后来到长安,又娶了邯郸樛(jiū)家的女儿,生了儿子叫赵兴。后樛氏被立为王后,赵兴当了太子。赵婴齐主政时,南越国便不行了,婴齐是个暴君,恣意杀人,不讲仁政,也就当了十来年君王。
公元前115年,婴齐病死,太子赵兴继承王位,其母亲樛氏当上王太后。樛氏在未嫁给赵婴齐、做姑娘时,曾与一名叫安国少季的男人上过床,相当性开放。赵婴齐死后,武帝派安国少季来到南越会见樛氏,俩人旧情复燃。我怀疑赵婴齐再娶樛氏,就是汉武帝设的圈套。
当时樛氏的绯闻传出来,南越人对身为太后的樛氏很不相信。而樛氏生怕国内发生政变,欲依靠汉朝的势力稳定局面,多次劝说赵兴和群臣归属汉朝。当时的几朝元老、丞相吕嘉是一个“越独分子”,樛氏欲除掉这个归汉计划中的障碍,后来吕嘉发动叛乱,派人杀害了赵兴、樛太后和汉朝的使者,并立赵婴齐和南越籍妻子所生的长子赵建德为新的南越王。公元前111年,吕嘉和赵建德被汉武帝派的大军擒杀,南越国灭亡。
由赵佗创立的南越国,经过93年、五代南越王,从此退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