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为有牺牲多壮志 毛泽东如何面对亲人死亡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9-10 14:59:51

  核心提示:毛泽东久久伏在母亲的灵柩上,泣不成声。毛泽民见哥哥这样伤悲,便劝毛泽东说:“哥,你也不要过于伤心了。你不知道,娘老子在临终时,一直在呼唤着你的名字,说你为什么还不回来?”弟弟这么一说,更使毛泽东心如刀绞。

  1、“一掬笑容何处寻”

  母亲的逝世,对毛泽东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尽管他一直相信生生死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但他一听说母亲病故时,却根本不相信这一切。他不相信死神会真的降临到自己母亲身上。然而,这不是别人的杜撰,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毛泽东只有尊重这一事实。

  1919年10月4日,毛泽东正领导湖南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驱张运动。他又是组织各驱张代表团到各地宣传的具体事宜,又是准备驱张的宣传资料,真正是忙得不亦乐乎。正在这时,他韶山家里派人到长沙找毛泽东,给毛泽东送来一封紧急家书。

  此时的毛泽东并不住宿舍,只有他的小弟毛泽覃在毛泽东那间小房子里看书。毛泽覃从家乡来送信的人手中拿到信后,忍不住哭了起来。他顾不得招呼来送信的人坐下,就立即拿着信朝湖南省学生联合会跑去。

  毛泽东这时正在准备驱张材料。毛泽覃气喘嘘嘘地哭着把家里来信交给哥哥。毛泽东看了几行后,眼里立即涌出了泪花。他和省学联的另一位负责人讲了几句后,就带着小弟回到住地。

  家乡来送信的人,是毛泽东的一位堂兄。他告诉毛泽东,婶婶在昨天晚上就有出气没进气了,所以,叔叔要我来长沙,要你和泽覃立即赶回去,晚了恐怕见不到你母亲了。

  毛泽东一听,如五雷轰顶。他怎么也不相信母亲会这么快就离开人世了。因为前两个月,母亲患淋巴腺炎,自己还回去接母亲到长沙治过病,刚送回去不到两个月,怎么就离我们而去了。一时间,毛泽东呆若木鸡,站在房子里一动也不动。

  “润之,你还在发什么愣?还不快收拾东西回去,不然就来不及了!”来送信的堂兄的催促声,才使毛泽东惊醒过来。他匆匆忙忙出去安排了一下有关事情后,就带着小弟泽覃随来送信的堂兄,跌跌撞撞地往韶山狂奔。

  当时,由于韶山不通车,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全靠两条腿走。100来里的崎岖山路,毛泽东他们走了一天一夜。即便如此,当毛泽东赶回韶山时,由于送信的堂哥走了一天多的路,前后就过去了三天,这时母亲已过世两天了,按照韶山的习惯,母亲早就入棺。

  毛泽东紧跑急赶地走了一天一夜的路,但还是没有看上母亲的最后一面。面对母亲的死,毛泽东百感交集,悲痛万分。

  毛泽东久久伏在母亲的灵柩上,泣不成声。

  毛泽民见哥哥这样伤悲,便劝毛泽东说:“哥,你也不要过于伤心了。你不知道,娘老子在临终时,一直在呼唤着你的名字,说你为什么还不回来?”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