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亲邀程潜和陈明仁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政协大会及开国大典。
9月7日,当程、陈二人抵京时,受到了极高的礼遇。毛泽东派聂荣臻在车站迎接,并陪送到“六国饭店”下榻,朱老总率众多解放军将领出席迎接宴,毛泽东亲自在门口迎接他们。
9 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邀代表游天坛祈年殿,特地从人群中召唤出陈明仁,亲切地叫着陈明仁的字:
“子良,来,来,我们两个单独照个相。”于是,历史留下了这张永存之照。
陈明仁要洗10打,毛泽东幽默地说:“少了,洗50打吧!”
在政协会上,被蒋介石称为“创造了人世间的奇迹,不愧为难得将才”的陈明仁将军在发言道:“我起义了,这既是对白崇禧实行兵谏,也是我对蒋介石的大义灭亲……”“我记得我在黄埔的时候,蒋介石经常对我们说:‘我是革命的,实行三民主义的,我什么时候不革命,你们应该打倒我。’我现在发现蒋介石不仅是不革命,简直是反革命,简直是人民公敌,我当然要打倒他。并且不但我要打倒他,就是凡是黄埔同学乃至全国人民都要起来打倒他的。他是我们校长,现在我便给他一个大义灭亲,我想蒋介石用不着怨恨我,应该去怨恨他自己。”
当时,蒋介石听到陈明仁的这番讲话,头一下子大了起来,不得不服降压药。
1949年9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北京举行宴会,专门宴请了陈明仁等26名国民党起义将领,应邀作陪的有周恩来、刘伯承、粟裕、黄克诚、聂荣臻、罗瑞卿等。席间,毛泽东几次举杯庆祝到会的原国民党军将领举行起义和响应人民和平运动的功绩。
1952年,21兵团改编为水利工程部队,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中央军委特派谭政当面征求陈明仁的意见。陈明仁说:“我是个军人,军人应以服从为天职。如果由我选择,我愿意带一辈子兵。”
陈明仁犯上的性格:曾拒绝宋美龄做媒
按说陈明仁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又上过陆军大学,打仗很有一套,卓有战功,在国民党军队中应该很快青云直上。可陈明仁性格执拗,不脱军人本色,不会钻营,所以在1949年通电起义前夕,还只是个国民党的中将。
年轻时候的陈明仁,不仅是勇冠三军,而且也相貌堂堂,可谓大有前途。惠州之役后,已经跟随在蒋介石身边的宋美龄非常看好陈明仁,提出由她做媒人,把廖仲恺文静美貌、端庄贤淑的女儿许配给他。陈明仁直言相告,自己在老家已经娶有妻子谢氏,在家侍奉老母,不敢停妻另娶,做不孝不义之人。
宋美龄只好作罢。蒋介石闻知此事,虽然内心不悦,倒还敬佩陈明仁的为人。
1941年冬,陈明仁率部去云南昆明驻防。一天,蒋介石来昆明西山风景区游览,正碰上一些衣衫褴褛的士兵修筑工事。蒋介石见状勃然大怒,问道:“这是谁带的兵?破破烂烂像什么话!”
当得知这是陈明仁的手下时,蒋介石将陈明仁叫到了金碧别墅,劈头训斥陈明仁没有带好兵。陈明仁竟然当面顶撞蒋介石,并一把扯下自己的中将军衔,扔到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大喊不服,还要解甲归田,气得蒋介石几乎将他军法治罪。
后来还是经龙云等人劝解,蒋介石才让他官复原职。
策动长沙起义,陈明仁得老师李明灏做了很多工作。陈明仁先是表示坚决参加通电起义,频频与四野的和谈代表团会谈,就起义中许多具体问题达成了协议。
但就在8月1日上午,离通电起义只有三天得时候,陈明仁的稽查处长毛健均因民愤极大而被抓获,李明灏决定交给中共处理。陈明仁得知消息后,暴跳如雷地拍桌打椅逼着李明灏放人,如果不放,就要撕毁全部的起义协议。不管李明灏怎么解释。陈明仁根本不听,搞得李明灏极为难堪,整个代表团都束手无策。
为了按毛主席赞同的起义部署行动,李明灏亲自把毛健均交给了陈明仁,但陈明仁没有半点感谢之意,反而当众宣布暂不考虑起义。
李明灏急得茶饭不思,反复对陈明仁晓以厉害:“我可以不怪你学生犯老师,但做人要有人格,何况你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将领,说话不能出尔反尔,不能把你的几十万官兵的生命当儿戏,更不能把你自己的前途当儿戏。我老实告诉你,毛泽东派我来与你谈判,绝不是打不赢你,而是为了3000万家乡父老乡亲们免遭战火涂炭,也是为了你自己和你的几十万兄弟们的前途与生命着想。现在解放军已用多于你几倍的兵力三面包围了你,你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向光明,否则就是自取灭亡,并落得千古骂名遗臭万年。你要好好想一想……”
陈明仁终于被打动了,8月4日上午,陈明仁与程潜率领38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联名发出起义通电:正式宣布自日起脱离国民党政府,加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8月5日,陈明仁率部迎接人民解放军进城。
1957年的“反右”斗争开始,心直口快的陈明仁对军队建设提了一些意见。有人反映到林彪的老部下黄永胜那里,黄永胜抓住陈明仁的一些只言片语,向毛泽东主席告状,想搬倒陈明仁。谁想毛主席不仅对陈明仁不加责怪,反而维护陈明仁,他批示:“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责任制的领导制度,并不切合起义部队。因为起义军官如非党员,既享受不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又怎能体现出民主集中制的优越性?故须另立军政委员会,以起义将领为主任委员,方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更让人想不到得是,陈明仁根本不领毛泽东的情,不同意成立军政委员会。陈明仁说:“我在北京提的意见,是我的肺腑之言,我喜欢直来直去,我陈明仁决不争什么权,要什么官,党和政府对我已经很优厚了。”
陈明仁梗直犯上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陈明仁上将小传
陈明仁,字子良,1903年4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一个农民家庭。7岁入私塾,10岁进新式学堂,13岁娶妻谢芳如,1920年考入长沙兑泽中学,毕业后回乡担任小学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