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号歼-20是我国最新研制出的一款第四代战斗机,相比之前试飞的歼-20型号,2011号很不一样,也因此备受关注。光从外表上看,就能很明显地看出2011号歼-20的独特之处:主翼动作筒缩小、进气口形状改变、机头下方安装有EOTS(光电瞄准系统)传感器、垂直尾翼切尖、发动机尾喷管缩短、座舱盖加装加强框等等。
近日,更多的2011号歼-20新图曝光,军迷们的关注点也从那些显而易见的“大改”处转移到了更为细节的地方。一张2011号歼-20进气道外侧的神秘六边形装置的图片,就引起了不少军迷的高度关注。从外形上看,这个装置以规则的六边形附着在进气道外侧,内部有类似网格的构造,一前一后共有两个,如同两扇小窗。那么,这个神秘的六边形装置到底为何物?又有何功能?
等离子隐身技术的名号听起来就让人倍感科幻,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就开始着手等离子体吸收电磁波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将等离子体放电管作为天线元件,当放电管通电时就成为导体,能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当断电时便成为绝缘体,基本不反射敌探测信号。
目前我国在等离子隐身技术理论研究方面已经获得突破。国内有关研究单位提出了将高气压强电离气体放电方式产生的非平衡冷等离子体用于隐身.并展开了相应的研究,认为利用强电离气体放电方法产生非平衡冷等离子体的实用型等离子体发生器,可望解决当前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普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